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西苑 (2 / 5)
此事并没有受到廷臣阻拦,蚕坛很快便于当年三月建成,并举行了亲蚕礼。
亲蚕礼的施行,坚定了朱厚熜进行礼制改革的决心,同时也掀起了嘉靖一朝大兴土木的序幕。
先蚕坛遵从皇帝亲耕于南郊,皇后亲蚕于北郊的古制,将坛址选定于安定门外,但是皇后出宫城不方便,且没有水源进行浴蚕,造成了北郊蚕坛的先天不足。
嘉靖十年初,朱厚熜在南郊亲耕后,给事中王玑上书称:“南郊的亲耕礼‘流于具文’,当以‘天子亲耕以供粢盛’”。
于是朱厚熜便萌生在西苑空隙的地方耕耨,并在每年的春秋两个时节,临幸观省,然后收其所入,输之神仓的想法。
朱厚熜认为,这样做既可知小民的疾苦,又可获得上供神明的祭物,一举两得。
与此同时,廷臣们再次提出皇后出郊不便的问题。
朱厚熜考虑到唐宋以来亲蚕礼皆设于内苑,且有太液池水可兹利用,于是下定决心,农桑并举,欲行耕籍、亲蚕之礼于西苑。
先后重建先蚕坛,并新建土谷坛,土谷坛后来改名为帝社帝稷坛。
嘉靖十年三月,朱厚熜亲赴西苑,与张璁、李时等朝廷大臣一同勘察、审定,最终选定西苑旧仁寿宫前后的空地,分别兴建先蚕、土谷二坛。
并在西苑昭和殿内敲定了最后的规划,并御制了《西苑视谷祗先蚕坛位赋》赐与了二位阁臣。
在这个规划中,皇帝省耕省敛之所便是无逸殿的一组建筑。
这西苑无逸殿,面阔五间,无逸二字乃是寓为“戒逸之意”,这是周公告诫成王的话。
殿中宝座后的墙壁上,用永乐年间制作的金砖刻写着大字《农家忙诗》,这首诗是朱厚熜的父亲朱佑杬所作,诗的后面附有御制的诗文记。
大殿的东西两壁作沙壁,左边书写有《尚书》周公所作“无逸篇”,右边书写的是内阁首辅张璁所作“无逸殿右壁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