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 小旋风一席话朱武动心 (1 / 2)
安道全、李忠、汤隆、王定六听到柴进毫无忌讳的说出如此露骨的造反言语,都吃惊的看看柴进,又看看朱武。
柴皇城在一旁闭目养神,仿佛没听到侄子所说的话。
朱武道:“如此说来,王伦是柴大官人布的一枚棋子,王伦在明,柴大官人在暗,王伦替柴大官人反抗朝廷,而柴大官人的目的是为大周复国。我只是好奇,王伦知道他担当的角色吗,或者柴大官人许他复国后的宰相之职?”
柴进哈哈大笑,道:“跟朱寨主明人不说暗话,如今大宋官家沉湎于享乐,大权旁落,致使‘六贼’当道,贪腐成风,**,弊政丛生,不说北邻辽国一直想趁大宋积弱举国进犯,就是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也极有可能颠覆大宋王朝。柴进本无进取之心。守着前朝祖先的荫护也可了此一生。但如今群雄四起、战火纷飞,好男儿当以平定乱世为志,或者保家卫国、惩奸除恶,为朝廷立不世之功,或者取而代之,再创一个太平盛世,有何不可?”
朱武道:“柴大官人究竟是想为朝廷分忧,还是与朝廷分庭抗礼?王伦的梁山是想走以往十节度使的招安之路,还是与王庆、田虎、方腊一样,在山东揭竿而起,发动义军推翻朝廷?”
面对朱武犀利的质询,柴进道:“我一直在想,当年大周末帝柴宗训禅位给太祖皇帝时。。一定是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谁不想凭一己之力打下江山,开创太平天下,但是若遇到英明神武的太祖皇帝,又有几人敢不俯首称臣。柴进亦是如此,若遇明君则保之,若遇昏君则取而代之。”
宋徽宗当然是昏君,朱武心下明了,柴进怀有不臣之心,正想拉拢自己帮助王伦,甚至天下十三座山头,为他的复国大计出力。柴进必然许以高官厚禄,开国功臣的荣誉。
老实说,朱武心动了。
自己跟安道全、侯健、陈达、杨春、薛永、李忠、汤隆、王定六九个江湖好汉,带领七八百名喽啰占山为王,若不是有王庆牵制了华州军主力,少华山在官军占绝对优势的兵力、财力之下能撑多久。。自己心里也没底。
再看手下这几个人,安道全、侯健、汤隆、王定六都有一技之长,但皆非治世之才,陈达、杨春、薛永、李忠在江湖上也算武艺高强,但都不是能征善战之将。少华山偏安一隅尚且面临生存危机,更不用说与群雄逐鹿天下了。
朱武突然觉得其实自己跟王庆、田虎、方腊就是天渊之别、判若云泥,只不过人家才是天、是云,自己才是渊、是泥。
但是跟着柴进就不同了。若论出身背景,柴进是大周后裔,大宋天下都是他祖宗让给赵匡胤的,如今大宋江山支离破碎,人家大周要回来也天经地义。若论号召力,柴进有“赛孟尝”的名声,江湖义士闻名相投,认真起来想超越王庆、田虎、方腊的影响力也非难事。若论实力,以梁山做根基,再加上少华山,如果能拉上与自己同气连枝、意气相投的芒砀山、黄门山、饮马川,集合东瑞、西武、南鹏、北飞、中王伦,完全有能力角逐天下。做小山头的当家人,还是做大集团的合伙人,这是一个颇费心思的选择题。
朱武年纪毕竟只有二十岁,还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柴进见他面上阴晴不定,知道他心中犹豫,便笑道:“朱寨主不用急着决定,今日我就写一封书信,推荐朱寨主一行去梁山上与王寨主见一面,你且了解一下王伦的为人气度,再决定是否与他同盟不迟。”
朱武道:“如此最好,在下与芒砀山樊瑞、黄门山欧鹏、饮马川邓飞、抱犊山唐斌、登云山邹渊是旧交,如果再加上梁山王寨主,天下山头大半便可结成联盟,共同抵御官军。”
柴进道:“梁山王寨主与山东地界上的清风山、对影山、枯树山、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也都有联络。如此说来,王寨主与朱寨主结盟是天作之合,东西二位盟主正好把天下十三座山头联络成网,好做大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