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节 船炮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四节 船炮 (1 / 2)
        这艘帆船约么二十多米,同样硬木建造,形制却又不同。

        头小尖狭,船身长直,前后两面扇形蓬帆高高扬起,船舷两侧又有长橹四只,有风可扬帆,无风能摇橹,行驶灵活,有如飞鸟,因此取名鸟船,正是明代常见的战船样式。

        只因前几日被舱内关得狠了,登船之后,郑鸣并不入舱落座,反倒饶有兴致的四处观瞧,东摸摸,西看看。

        曾一叶此时早将那领罩在外面的袍子脱下,露出本来的罩甲战裙,帽子也已换作头盔,看到这位京里来的钦差上使竟对战船有这般兴趣,曾一叶不由大感欣慰,索性陪在一旁,对船上各种设置一一介绍。

        一圈走马观花下来,郑鸣心中忽生喜忧参半之感,怎么说呢?

        可喜之处有三:

        这艘战船结构设计得颇为合理,漂荡海中,十分稳当。

        做工很是精细,表面几乎难见一枚铁钉,反而全以传统榫卯结构内部衔接,精细美观之外,更显牢稳坚固;

        再者,硬帆灵活,可以根据风力大小收缩放大帆面,更能随时变向调戗,可使八面来风,即便风力轻微,帆船也能行驶,再加四条长橹辅助,速度倒也不慢。

        当然,也有令人失望的地方,也可总结为三点:

        一、三面硬帆皆是竹篾编成,中间更有条条硬质帆骨支撑,船帆因此十分沉重,升帆大为艰难,便如方才开船之时,升起那面不足十五米高的主帆竟要十几名兵士共同完成,耗费人力不算,若有战时,难免贻误战机。

        二、船体设计过于求稳,因此造成舷面弯曲和两头高翘的结构,虽然抗浪性极好,却是难在两舷设置炮眼,从而限制了火炮数量,以至接近二十米长的船上,竟然只在艏艉各设两门生铁小炮。

        三、炮架固定,无法调整炮口角度方向,实战性能不佳,而且炮身管壁固然厚重,口径却是极小,此时看去,最多不过能够填装三四磅重的炮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郑鸣虽然不敢自诩内行,却也能够看出这艘战船已然远远落后于时代,尤其是火炮配置更是如此。

        须知,在整装弹还未到来的十七世纪,船载火炮仍以前装滑膛炮为主流,只是口径迅速加大,不但24磅、32磅已然司空见惯,便是64磅也不鲜见,若是拿来作比,脚下这艘鸟船火炮便有些不忍卒视。

        当然,火炮口径越大,炮弹越发沉重,细节顾忌也便越多,每次发射之前,都要先完成火炮就位、擦洗炮管、填装火药、填装铅弹、刺破火药安装引信五个标准步骤。

        炮弹小时倒还好说,一旦上升到32磅、64磅这类大口径火炮,光是举起光溜溜的球形铅弹,放入炮管这一步,就足够费力费时了,更不要说再把被后坐力震得偏移位置的火炮归回原位,那些火炮可是动辄数千斤重量,推拉摆放大为不易,以至于那个时代的大口径火炮,五分钟能够成功发射一颗,就算是训练有素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