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杜佩鱼2 (2 / 6)
“春风迎宾卷帘幔,天使临门送喜来。旧时李唐金龟婿,不胜今朝杜佩鱼。”
后面程度还特意作了首小诗夸杜若,杜若还没觉得哪里受用呢,杜守义和苏老泉倒哈哈大笑,乐得屁颠屁颠的。
不过这首诗虽写的不咋滴,但后面却广为流传开来,诗里的“杜佩鱼”成了杜若外号,眉州老百姓们都喊杜若叫杜佩鱼,并引以为傲,至此,杜若算是彻底摘掉了纨绔的名头。
杜若也不管区区一个鱼袋能有多好,但他明白皇帝的御赐之物,可不能天天戴着,万一弄坏了,说不定有麻烦。
便把银鱼袋藏在家里,出门腰上只挂着苏小妹送的荷包,或简单一个玉佩而已。
但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恭维的喊着“杜佩鱼”,倒也让杜若很享受,古代直呼其名算是不敬,可杜若还未弱冠,没有字号,别人喊他杜佩鱼总比直接喊他杜若要好听些。
这几个月来,一品楼那边一直风风火火。
杜若最终以七万五千贯拿下了这家酒楼,买来第二天便开始拆,引得眉州百姓们纷纷指指点点,说朱旦真是个败家玩意儿,这么好的酒楼,拆它作甚?
朱旦当然不会和任何人解释,只是埋头干活,统筹安排工匠,逐条记录拆下来的砖石木料,按照杜若画的草图找营造匠人研究……
这里头自然无比繁琐费心,朱旦第一次知道,原来干事这么不易,但好在有未来老丈人和从小便跟着爹爹坐账房的彩云姑娘帮衬,所以朱旦办这些事倒也井井有条。
加上杜若这边钱管够,整个一品楼重建工程进展迅速。
期间朱旦叔叔婶婶也找他过问了一番,叔叔是关心他,婶婶则是怀着鬼胎,想套出他为什么突然这么有钱,可朱旦如今不再寄他们屋檐下,对叔叔只是应付着,对婶婶更是毫不客气,两公母并没有从朱旦这里套问出什么。
但是他们也能猜到,朱旦肯定是在帮别人办事。好歹朱旦现在似乎彻底和顺风镖局断了关系,婶婶也不管朱旦在外面如何搞,只要不来占镖局,不花她家银钱,她也懒得过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