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何以安河套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何以安河套 (1 / 4)
        徐言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陕西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陕西之在天下也,犹人之者头项然,患在头项其势,必至于死。河套南望关中,控天下之头项,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乱,天下乱。”

        这算是开篇引子,相当于八股文破题。

        徐言基本上是把河套的重要性陈说了一遍。

        雷礼微微颔首,示意徐言继续说下去。

        徐言得到雷大宗师的鼓励,遂继续道:“安定河套非一日之功。当屯田以守要害,用心经营,循序渐进。”

        “其一,国家肇造区宇,西北余孽未平,关辅、平凉、北平、辽右与夷虏相接,一有警急,调兵转粟,事难卒办。请议电田积粟,以示久长之规。”

        “其二,宜选股胧重臣,才兼文武,练达边事,分镇要害,以统制诸番。若其来归也,待之以诚,怀之以德;其叛也,喻之以义,示之以威,专明恩信,远示绥怀,勿启边衅,以疑远人;勿连兵祸,以劳中国。其沙漠非要害之处,当毁其城郭,徙其人户于内地……”

        其实嘉靖二十五年时,曾铣就提出“收复河套”。嘉靖皇帝当时对此大力支持。然而,短短两年之后,嘉靖二十七年正月道君皇帝便突然改变态度,对曾铣大加批判。这固然有严嵩与夏言政治斗争的因素,毕竟夏言和曾铣的私交甚好。打击曾铣就是打击夏言。

        但更深层次因素是大明九边军费告急,要想靠远征打仗彻底收复河套成本太高。若是成功还好,若是失败大明将陷入万劫不复境地。

        嘉靖皇帝不想赌,但自己又曾经支持过收复河套,面子上磨不过去,故而甩锅给曾、夏二人。

        至此无人敢议论收复河套之事。

        现在虽然不是嘉靖二十七年,嘉靖皇帝对于收复河套还是支持态度。

        但徐言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决定不留把柄。

        所以他提出的策略较为保守,基本就是有明一代依靠长城屯田的求稳做法,归根溯源便是明太祖朱元璋首创的屯田军户制。这种情况下即便将来嘉靖帝翻脸,也不可能打自己祖宗的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