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北海(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节 北海(二)
        才过得清明,风暖了起来,吹得满地明媚,河岸两侧的野草褪了青黄,绿得油亮,惨红的桃花落瓣凋谢,跌入显着浑黄的liu水,有几片被风裹着,飘到了河中心,浮得片刻,便被浩浩dangdang的水liu吞没。

        一只艑船离了码头,顺着宽阔的淇沟河道朝东驶去,小半个时辰后便出了平原辖区,艑船便是此时的一种小货船,单帆,吃重又好操持。

        “这风舒服,让人一身清shuang。”崔启年在船尾袒着xiong腹,把掌搁在额前朝回望了望,“船也快,都瞅不见县城影子了。”

        “你可悠闲。”李臣把前不久简雍抱怨他的话,又扔给了启年,他此时乘着船,带着数个差役,要去干件挺麻烦的事儿。

        liu民蜂拥而至,郡上缺粮,按道理本该找刺史调剂些谷麦,应渡难关,但田楷大人早发兵入冀州了,按土话就是和老上司公孙瓒前后夹击,bao袁绍的饺子,治所没人能做主,和简雍商议了半响,觉得有粮可借的,只有北海孔融了。

        北海guo是青州大guo,辖十八县,户十五万,地盘人口抵得上平原数倍,相guo孔文举乃圣人二十世孙,自幼便名动天下,名儒宗师般的人物,高才倨傲得紧,声言只奉朝廷明诏,对公孙袁绍的河北大ZHAN也是冷眼旁观,互不相帮。

        “和清liu打交道很麻烦的,”李臣苦恼,“如果带着钱帛去买,或有刺史的令书,也许可成,现在啥都没,空着手凭张嘴去要,难!”

        “你就不懂了,咱走南闯北什么没过见?”崔启年支招,“这借东西,须得谄媚奉承,顺着毛把人捋舒坦了,事就好办,当年我少吃食,见谁家有喜庆寿事,跑过去就夸,屁股磨盘大的新娘子,就说是个能生胖小子的,病怏怏的老婆子办寿席,那便是有阴德,肯定能添福长寿。”

        这赖家伙整日把“咱走南闯北”之类的话挂在嘴边,似乎认为自个那点坑蒙拐骗的经历很了不得。

        “行行,您见识广,到地头便由你来操办。”李臣没好气地说,不过话转回来,启年虽当不得大用,但人灵光肚子里有鬼窍,跟在身边打打下手还挺不错。

        “在这个年代也混迹了小三年,能当成心腹使唤的,居然就这么一个人。”他看了看崔启年的鞋拔子脸,突然有些悲哀。

        啰嗦琐碎的事儿暂且不谈,行得数日,沿途景se虽青葱嫣然,却无人迹,偶尔窥见临河的村庄,也是炊烟不再,荒废已久,

        青州河道多,走水LU快捷安全,太平年间据说来往船舶穿梭不绝,入黄河,出渤海,无数纤夫力棒依河而生,现在乱了起来,少见帆影,惟有河畔的几个县城chu,才瞧到些许泛舟撒网的渔民。

        直至渐渐驶离淇沟河,转了数个支liu,入得北海guo境nei,河LU才繁华起来,北海临胶东,多是徐州、建业等chu由近海航LU驶来的海船,便是三层的楼船也屡见不鲜。

        只不过贼寇闹得凶,特别是大寇管亥,光和年黄巾起义,此人是青州黄巾渠帅卜已的麾下大将,后来被官军击溃,卜已身亡,管亥带着残部逃到崂山,占山为王,时时侵袭北海东莱,掠城杀官,威名远扬,如yu到大军围剿,朝深山中一躲,也奈何不得。

        这年月青州百姓们每逢蝗旱,官府又不体恤时,都恨恨地说,“老子也投奔管大王去!”

        时日一长,也养成了气候,成为北海的心腹大患,所以来往商船护卫不少,幸亏管亥缺水军船只,如果yu到,扬起帆出了海口就安全了。

        崔启年起chu还看个新鲜,张着嘴说,“好大的船!”不过很快就闲不住了,老嚷着寻chu地界靠岸停停,买些新鲜猪肉烧鸡,在船上这几日,也没庖厨随船,都是几个汉子自己捣鼓的白煮鱼,撒点盐,xing得直冲鼻。

        “还是我婆娘秀玉烧的饭菜香,那个美哩。”赖汉吧嗒着嘴,苦着张老脸。

        “以前在沟村,有得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李臣觉得聒噪,干脆朝饭里倒了鱼汤,一搅拌,出了甲舱,靠在船沿围栏上,边吃边琢磨,等见到了小孔夫子,该如何应对。

        等崔启年就着点腌菜,勉强扒完饭,出来透气,见李臣还剩大半碗没吃,“你这人哩,喜欢瞎想心SI,我走南闯北,随yu而安,到现在还不是活得自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