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七节 与苏合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百六十七节 与苏合作
        出售官办企业是一个长远眼光,如果只考虑短期,显然ZHAN争期间,这些企业能带来大量的利润,可是长久以后怎么办,ZHAN后呢,这些企业在此回归为整府的bao袱吗。更何况即使是ZHAN争中,这些官办企业的效率,也未必赶得上让有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来管理。更何况为了bi免后来出现的大量弊病,现在chu理起来不但成本最低,而且更容易chu理掉。

        但是出售官办企业给私人也有很大的风险,最大的风险是舆论风险,一个弄不好恐怕会被媒体揪住小尾巴不放,冠上什么出卖guo家利益之类的大帽子。像明治维新显然是成功的,但是当年整府像财阀出卖大量官办企业也遭到了民间舆论的诟病。

        为此赵礼想出了一个主意,以筹集军费为名义来出售,而出售的过程中一切透明,不直接转让给私人,而是通过股市出售企业股份。大量的官办企业,有计划的分批上市,最挣钱的最先上市。而恰恰yu到了大量的江浙资本涌入,于是出售很顺利。

        赵礼从来没考虑到,这些年这些企业到底有多么庞大,现在他总算有了个概念了。1940年chu开始的不到三个月的出售行动,卖出不到三分之一的企业,竟然筹集到了一百多亿的军费。这一百多亿说多不多,其实也仅仅是收回了当年的投资而已,说少也不少,塞北币还是比较值钱的,尽管经过长达十年的通胀。币面价值比中央印发的法币不及三分之一,但足够塞北军支持一年的ZHAN争了,如果用来还外债,足够还清美guo的三十亿美元债务。当然欠其他guo家的,比如德guo的十几亿马克,日本的四十亿日元已经被赵礼列入坏账了,这笔欠债在他借钱的时候就已经gou销了,他只恨这两guo太穷借不到更多的钱。

        出售官办企业的同时,还出售另外一种资产,就是冻结的日资企业。这些企业可不能用上市来chu理掉,因为整府不是这些产业的所有者。而是通过拍卖的形势来出售。当然名义上是出租,赵礼没想到的是日资企业的规模竟然不比官办企业差,竟然也出售到了一百多亿。当然总体上这些日资是没有官办企业规模大的,但是他们经营qing况却比官办企业强了不止一星半点。每个企业不但没有债务,反而都是有大量盈余和liu动资金的,非常受民间资本的欢迎。

        按照计划大量的官办企业、日资企业,会在1940年底全部出售完。同时按照计划,这些企业经过一年的适应。会很快爆发出更强大的生产力,在1941年时,塞北地区的工业生产力将完全超越日本,从而让中guo在亚洲地区成为第一liu的工业guo家。当然前提是。这些工业的发展不会受到ZHAN争的影响,可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有句美文是怎么描写春天来着。哦是春姑娘来了。

        1940年的春姑娘恐怕不会高兴,因为中guo大地。不,是全世界的大地上都在厮杀。

        1940年4月下旬,辽东的天气终于经过数个晴天,有了春天的味道。厮杀声剧烈起来,东北军和塞北军对沈阳的总攻发动了。

        经过一个冬季的围困,沈阳日军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粮草都不济了,最近十几天全靠日军的空投。而空投的准确xing且不说,就是那些双翅膀的日本运输机为突破塞北空军的封锁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东北的ZHAN事中,空军优势一直在塞北一方,不得不说小鸟公司研制生产的燕式单翼全金属ZHAN斗机,不管是质量上还是xing能上都胜过日军ZHAN机一筹。也就是日军最先进的九七式ZHAN斗机能跟燕Ⅱ式抗衡了,至于九二、九五式完全是pao灰。

        现在塞北装备了一千多架燕Ⅱ式ZHAN斗机,一百架侦察机,完全满足护航和夺取制空权的需要。但是如果日军一旦结束南方ZHAN事,或者是把南方的先进ZHAN机全部调往东北的话,恐怕局面就不是那么乐观。只是塞北却没办法扩大自己的空军,不是生产力不够,赵礼极为重视飞机生产,按照塞北现在的生产力,年产三千架各型ZHAN机轻轻松松,这还是不动员不加班的qing况,如果满负荷极限运作,飞机生产力恐怕逼近一万是没问题的。可是问题在在于塞北没有更多的驾驶员来驾驶这些飞机,飞行员的训练太漫长了。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空军一个重点解决的难题了,为了训练更多的飞行员,第一空军向航空公司发出了征召命令,从航空公司调集了一半一百人的飞行员加入空军,但是飞民航的飞行员只能执行轰炸任务,空中格斗对他来说就太苛刻了。同时跟民航签DING了飞行员培训协议,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帮忙培训飞行员,同时空军自己的培训计划也满负荷运作,过去要三年的训练计划,ZHAN争一开始就缩短到了一年,接着又缩短到了半年,三个月前刚刚定下来三个月,现在又不满足ZHAN争的需要了,现在空军已经制定了极限训练计划,一个月培养出一个轰炸机飞行员,两个月后可以转ZHAN斗机部队。

        ZHAN争是军事技能最好的课堂,尽管训练时间在缩短,但是培养出的飞行员素质并不见得差多少,唯一让人心痛的是,大量的新手上阵伤亡率激增,比过去经过几年培训才上ZHAN场的老飞行员存活几率要小很多。但这就是ZHAN争的残酷xing,日本人也是这样干的,没办法。

        相对于空军,坦克部队的损失就少多了,培养起来也容易,因为塞北地区,尤其是外蒙的移民点,由于每户的土地都较多,而且这里允许买卖。很多山西老地主都纷纷拿出积蓄到这里开垦,他们雇佣了大量的拖拉机手,这些拖拉机手就是很好的坦克兵后备人员。而且坦克兵的ZHAN损很少,因为日军的坦克实在是太差劲了。也就是在南方欺负欺负中央军,面对几年前量产的塞Ⅱ式坦克根本就不是对手,更何况塞北现在已经计划列装塞Ⅲ式重型坦克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