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1章 捷足先登 (2 / 6)
望着秦振华,孙新民随口问道。
“老孙啊,你还说秦振华多出名,人家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居然都不认识。”乌瑞华向着孙新民说道。
“什么?你就是秦振华?”孙新民吓了一跳,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然后说道:“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小伙子,看起来就很能干。”
“我看起来,难道不是乌师傅的徒弟吗?”秦振华笑着说道。
“你们大老远的找我来,不仅仅是为了看我这个老朋友吧?”孙新民开门见山地说道:“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老孙,果然还是当年的样子。”此时,大家伙一边向着厂子里面走,乌瑞华一边开口说道:“我们这次来,是来化缘的,具体的,还是让振华和你说吧。”
秦振华笑着,开始介绍起来:“孙厂长,你们是生产国内的铁路机车的,现在,改革开放了,咱们生产了近二十年的铁路机车,现在也已经面临老化和淘汰的问题,动力不足,牵引力就不足,很多时候,还得用两个车头一起牵引,这种情况,应该很普遍吧?”
“是啊,早期咱们的车头,还不到一千马力,拉着列车,就得两个车头一起,现在,咱们自己制造的车头,也还不到两千马力,打开国门一看,是落伍了。”孙新民说道。
“所以,你们想不想要有新的发动机?”秦振华向着孙新民问道。
“那是当然,**方面,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了。”孙新民说道:“走,带你们去车间看看。”
等等!这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秦振华在心中突然就是咯噔一下,带咱们去车间看什么?不是应该去办公室里,大家商量一番的吗xs63就在一机厂开始向上级打报告,把这件事作为一个重点事情来做的时候,秦宝山已经开始了自己推销MTU柴油机的道路。
当初在德国的时候,他就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自然是因为他其实早就想到了这款发动机的用途了。
这种级别的发动机,首先就可以用在国内的列车上啊!
在建国之后,国内甚至还在生产蒸汽机车,那种烧煤的呼哧呼哧的车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是主力的车头,不过很快,列车的车头就过度到了内燃机车的时代,代号东风的内燃机车,从1964年开始,成为国内车头的主力品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