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政治默契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政治默契 (3 / 4)
        其实对于皇帝三宫六院的事,朱允炆从来没有主动去垂涎过,包括登基后的这一年多,除了马恩慧,朱允炆甚至连一个貌美的宫女都没有碰过,包过朱楩送来的那俩西域美娇娘,朱允炆甚至只见过一面,说的还是文工团的事。

        美色这东西。。朱允炆不渴望也不过分看重,但也不会抗拒,马恩慧说了好几次,他都没搭理,没想到后者直接找到了太后,俩人联名给内阁送去了口谕。

        “陛下正直青春昂扬、龙精虎猛的年岁,宫中子嗣不旺,难免朝野风言四起。”

        暴昭老持沉重,“天下藩王也都看着,只有陛下这里瓜瓞绵延,这天下才能安定下来。”

        生孩子关系到江山社稷的稳定,这种奇葩的关联也只有古代家天下才能出现,而且也确实是重中之重。

        说句不客气的,万一哪天皇子朱文奎早夭,这江山传给谁?是自家这一支的几个弟弟,还是自宗人府挑一个贤明的宗亲兄弟?

        这涉及到政治体系的倾斜和投资、下注问题。。处理不好,顷刻就是一场天下割据。

        “嗯,朕知道了。”跟科举一样,朱允炆也是懒得操心,“内阁跟礼部议定吧,等秀女入了宫,宗人府和御前司来把关。”

        三阁领了命,朱允炆便问道,“三位阁老还有事吗?”

        见三人摇头,朱允炆起身,“那就跪安吧。”

        “恭送陛下。”

        双喜跟在朱允炆身后,一路向着坤宁宫的方向走着,“陛下,这科举的事就这么放给内阁了?”

        天下选材,三甲进士,这可是培养政治力量的主要途径,皇帝就这么放弃了?

        朱允炆不屑一笑,“八股文能选出什么玩意。”

        传统儒家出来的士子不是没有大才,三阁是科举出来的,解缙、三杨、于谦、张居正这些都是科举出来的,但传统儒家出来的,也必然永远是儒家的铁杆拥趸。杨士奇这段日子悄么声跟朱棣走的很近,寒门出来的杨士奇是铁杆忠君派,或许他敢站在朱允炆这边对抗世家门阀,或许他敢推行官绅一体纳粮的国策,但他敢跑山东,扳倒那座大山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