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四章:京津冀协同发展 (3 / 5)
而想要引入百姓?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新百姓群体迁入之后的生计问题。
“农民是首先不能考虑的,北京城外并没有太多的耕地?北京城的口粮供应现在基本依托辽东和河北两大粮仓的供应?北京往保定、正定、辽阳三府的高速?每天的运粮车都络绎不绝的排成长龙一般。
迁农户入北京,无法解决这些百姓脱产后的收入问题,所以我们面向的群体,是北京城眼下这座城市需要的群体。
手工业者、工人、服务业人员和个体小商贩。”
在六月份的府司会议上,以顾问身份出席这次会议的李翼侃侃而谈:“而想要吸引这些群体,首先需要的就是招商。
北京当地的工商联一直在扩招新成员,壮大本土的商业力量,我可以让河北的工商联在这一领域和北京达成合作,依托平津港的海运,连接辽东和日本。
搞京、津、冀共同发展,相比起平津、河北两地,作为我大明新首都的北京,当仁不让的必是周遭各省富商最喜欢,也是最想安家落户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可以拿来吸引他们的地方,我的想法是,在北京为河北、平津、辽东、山西的商人都免费建造一栋商会驻京楼供他们办公使用。
尽可能的将他们各自商业的总部迁到北京来,这样他们的生意重心就会偏离。
紧随其后的,我们可以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或者说让步,中央早几年就有贴补政策,眼下每年依旧有近三千亿投入市场,那我们北京府也可以效法中枢的政策,在我们自己的财政里面,省一部分出来贴给这些愿意迁来北京的商人。
或者以提供土地**的方式来作为另一种补贴行为。
只要商人先来了,那么商机就来了。
建厂、招工、扩城。
家庭的小作坊、小手工业人员、工人群体增多,服务这一群体的小型个体商贩势必会增多,那么小市场经济就会先繁荣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