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一五计划收官 三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九章:一五计划收官 三 (5 / 6)
        靠着这三驾马车的,北方百姓的生活还算勉强,起码能够通过南北互贸的大政策来确保收支平衡,不至于一直被南方牵着鼻子走。

        南方湿气重,眼下过冬,家家都离不开蜂窝煤。

        至于其他的,有关深入商业化经济革新的政策问题,反而不算商部的主要任务了。

        严震直挑梁成立的工商联和大明银行才是眼下大明经济革新的主要领导衙门。

        格里安奇这名来自意大利的经济顾问负责主要工作。

        “虽然今年各省的税银还没有入库,但因为银行的存在,即使没有现银货币的清算,根据银行存蓄的票券计算,税部预估,今年的岁入,应该是能够达到一亿三千万两左右。

        不过这笔数字中,按照陛下的要求,中央银行为民间进行现银兜底,包括之前加印了三个亿的铜票,这笔岁入中,起码要砍去三到四千万两的现银是无法动用的,而这笔现银,大多来自南洋和东瀛。”

        按照世界经济史、白银资本等记载来看,十六世纪的世界,流通的现银货币总量大约为十二万到十五万吨,也就是将近三十亿两。

        其中日本独占三分之一还多。

        等到十八世纪,欧洲采取金本位和联合银行制度后,这十几万吨白银六七成就都流入中国了。

        眼下大明开始以铜票为民间主要流通结算货币,的碎银角被回收熔成统一重量的银锭,进行封库充做储备银和保证银,总数已经趋近在两至三亿两,依靠银行的存在撬杠杆,这笔数字的现银,加上大明及大明帝国体系下那些国家上贡每年上贡来的的实物来保证物价,起码还可以增发五到八亿的铜票。

        只不过朱允炆和内阁不打算加印。

        钱太多也用不完,或者说现在已经用不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