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发行铜票(下)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七章:发行铜票(下) (1 / 5)
        格里安奇向杜广升勾勒的未来那是几十年后才能看到的场景,没人有把握来肯定或否定格里安奇的话是真是假。

        但眼下,格里安奇的第一个预测已经成真了。

        南京城的西北区域是相对贫困的‘贫民区’,这里生活着超过三成的南京百姓,但却只能创造整个南京不足百一的财富。

        而这些贫困的百姓家庭,在对待银行的态度上正如格里安奇所说的那般,老百姓选择将自己家中的存银拿到银行兑成铜票,而后储蓄起来。

        “一年息百三、最高五年期息百五。”

        储蓄所得这个牌子让百姓们趋之若鹜,他们做了一个计算,如果存入一千文钱,那么五年后就可以领取一千二百五十文!

        可以买好多大白馒头了。

        老百姓们的关注点跟商人们恰恰相反,对于银行所提供的另一项借贷业务,他们连了解的兴趣的没寡然。

        他们本就没有什么抵押物,无非几亩薄田一处偏陋的宅子罢了。

        就算抵挡个百八十两银子又如何,拿来能做什么呢?

        万一时间到了期换不起,那赖以生存的田产和房子被收走,一大家子就不得不去县衙申报,移民填辽东了。

        至于新兴的保险总会,倒也对这些百姓们准备了一份保险。

        农业险。

        这个名字一目了然,就是保田产的保险,保天灾的。

        如果遇到干旱、蝗灾、洪涝等天灾,导致田地绝产,则保险总会偿付今年所产农作物的等额金钱。

        这份保险还是很让老百姓心动的,但那按比例缴纳的保险金又让这些百姓望而却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