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学习强国和大明梦 (5 / 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七章:学习强国和大明梦 (5 / 19)
        “既然已经经过了实际验证,那就即可进行全面推广,工部各省的官办衙门,用这铅活字替换下泥活字,等全面替换结束跟朕说一声,朕来告诉你们印哪些书。”

        中华书籍库浩如烟海,全都印一遍自然不现实,主要眼下也没有这些精力,朱允炆本身也懒得去印那些眼下对国家作用不大的书。

        印书,是对传统的士族门阀最大的冲击。

        古代一群不怀好意的所谓名士规劝君王:不可使民开智。

        巧舌如簧的欺骗君王,说一旦百姓聪明了,就会动摇统治,质疑权威,其目的更多的还是为了固化阶级权利而已。

        他们的孩子可以一落生就读书识字,而百姓的孩子一落生只能种地当兵。

        那么治理国家,君王只能从他们这些门阀阶级中挑选人才来充任官员,代代如此,毫无选择。

        后世常说寒门难出贵子,殊不知在古代,寒门是绝对出不了贵子,寒门只能出造**党。

        毕昇研究出活字印刷术为什么没有在宋朝的时候普及?为什么被打压的只能被记载到《梦溪笔谈》之中的原因就出在这里。

        宋朝是士大夫阶级的天下,他们把持着宋朝这个国家从中枢到地方的所有权力,自然极力压制百姓触碰知识,断了赵家皇帝从民间选材的希望。

        而在这一点上,朱允炆早就明确过,民智开的越高,统治才会越稳。

        文人相轻这个毛病那是骨子里东西,但凡一个人有点文化,那真的是藐天藐地,慢说什么同一阶层了,就算是内阁辅臣、六部堂官那在他们眼里,也都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门阀最大的冲击。

        古代一群不怀好意的所谓名士规劝君王:不可使民开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