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朝闻道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朝闻道 (2 / 3)
        一直沉默的杨郁亭,却突然道:“闻说太一师伯有一玄术,天下遍地,草木土壤皆有灵气,但凡有妖孽处,灵气尽被其吸尽或封锁,此地则成了凶煞之地。师伯的此一玄术,便是针对此种凶地进行感知,今日有灵宝的师兄妹在,何愁寻不到那妖魔藏匿之处?”

        杜逸之脸色一红,开口道:“师兄言重了,师傅的‘玄光感灵术’,本也传授于我等,只是我道法低微,尚不曾领悟到其中真意…说来惭愧,惭愧!”

        “万法天地,玄灵所聚,众妙之门,可开灵视。”突然一人曼声轻吟,似诗非诗,听来意态朦胧,却是柳若娴在话语,众人都听不明白,易云却隐隐觉得,她吟的四句话语之中,似乎暗藏至理,却捕捉不到什么。她却又一次语出惊人:“

        ‘玄光感灵术’其实是人类与天地万物感应交流所用之方法,若说可以用来寻找妖踪,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有此需要,我可以一试。”

        众人骇然,不想这羞涩寡语的柔弱女孩,看来已是掌握了“玄光感灵术”的精要,不禁对其另眼相看。

        杜逸之却窘然低下了头,似乎脸上火辣辣的,柳若娴入门本在自己之后,造诣却早已超过门中很多弟子,其实这也难怪,道之一途,本无常规长形,完全依询自身灵性悟力而论,资质绝佳者,一朝即可闻道,道家亦有所谓“一朝闻道”、“天才悟道”之说。否则纵修行千载,也难窥门径,无法寸进。这才有了“朝闻道、夕死无憾”的感叹和遗憾。

        易云却甚是惊奇于柳若娴的理论,疑惑问道:“柳姑娘所言,是说天地万物与人也可以交流感应?”

        欧阳絮茹接口道:“那是当然,人生天地之间,本是与万物并存,万物皆有灵性,自然如人一般有所思所想。只是人类用语言可以沟通交流,其余的生物,自然也有其独特的交流方式,却是不为人所知晓。但我们道家崇尚的便是天地万物的自然,即所谓道法自然,当我们自身修为的道法超过一定界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但能够长生,而且也与万物

        融为一体,就可以跟所有的生物沟通了。”

        方淑敏拍手叫道:“那么,我们岂不可以跟花草鸟鱼等说话交流了?就像平日被师傅罚面壁一般,却可以跟小虫小草一起聊天…”她一边说话,一边却闭上眼睛,想像那种情况,脸上居然满是笑意和痴迷。

        欧阳絮茹笑骂道:“真没出息,你修道就只为了不被师傅惩罚而已?”

        柳若娴微微一笑,为她二人掺杂的如此一个小笑话,并未有所责怪,反而道:“师傅曾言曰,无论谁有此参悟的兴趣,皆可授之,我就将‘玄光感灵术’的要诀细述一遍,易大哥若有兴致,也不妨慢慢体悟一番,或许能明白天地间些许至理。”

        易云一笑,点了点头,柳若娴就开始吟诗一般的娓娓而述: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虚与实、有与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万物虚空,阴阳和合,天地实盈,玄气弥天。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天地何仁,万物视刍狗,天地之间,其玄有之,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虚无实有,虚无中有实,实物存于虚,物以动

        形,静于虚空,阴阳合一,化生万物。大窍而大鸣,小窍则小鸣,其窍不同,其鸣亦异,吹万不同,而使其自也,咸其自取,则怒者其谁?自生自化自形自色,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箫笛本虚空,气运而成音;积草本多窍,气蒸而成菌,若明此道者,气运于虚耳。”(注一)

        她的话已没,众人却犹在脑中盘旋,艰深枯涩,晦涩难明的如许语言,她居然似乎毫不费力就口述了出来,听在大家耳中,无不为其记忆和玄思赞叹。

        易云苦苦思索着,似乎也是大惑不解,她前面所述口诀,该是道家关于天地起源的介说,中间突然一转,却说的是“实”与“虚”、“有”与“无”的和合统一,最后说的,却似乎又朦胧晦涩,无从理解,似乎都与其“玄光感灵术”丝毫没有关联之处,越是不明,他却越是思索。突然,在易云的脑中,出现了一个虚无空蒙的无边世界,黑暗空虚之中,有物混成,漂浮旋动,无止无休。风狂啸于耳边,似乎有不明的水气,围绕身体流动,将自己吞噬包围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