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全真教(八)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全真教(八) (1 / 4)
        全真道内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必修经典,认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箓,不事黄白炼丹之术。

        其死后三年间,全真道传教范围波及关中、河楠、河碑、山冻大部分,遍于社会上下各阶层。

        在组织上、理论上为全真道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基础。

        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即重阳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

        道教分南北两派,南派为旧教,称为正一派,北派即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王重阳修道十一年,主要在山东宁海一带传教,共收入门弟子七位,号封“全真七子。”

        分别为长春子邱处机、丹阳子马钰、清真散人孙不二、长真子谭处机、长生子刘处玄、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

        其时以丘处机为首的全真派在元朝倍受恩典。从而使道教也倍受尊崇,道教曾被封为国教。

        因而,金元年间,新道教全真教备受推崇,道观遍及大江南北。

        全真七子: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

        即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因其对全真道的传播和发展作过贡献,被尊为北宋真人。。并得到元世祖的诏封。

        他们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师承王重阳三教合一思想,虽各创一派,但宗教思想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

        马丹阳:马丹阳,初名从义,字宜甫,一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

        汉扶波将军援之后,本扶风人,五代兵乱迁宁海。

        世业儒,祖觉,字翠叟,至孝,通五经,父师扬,字希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