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章 蜀道难 (1 / 2)
蜀道难
太上皇李隆基瞧了瞧身后的禁军,心下微感得意。他不禁回想起去年入蜀中的情况。唉,当时要不是春彩及时,自己灵机一动想到法子,恐怕要被这群禁军活生生的撕了。
去年在马嵬坡与儿子李亨分开后,他还是坚决要去蜀中。去蜀中的路上也是千难万险。一众军士才到扶风,准备南下入蜀。那个时候禁军的情绪又上来了,刚开始大家伙儿不过是小声议论,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都抱怨起来。说什么皇帝轻信佞臣,累得他们。
那时候李隆基还是皇帝,可是没有了皇帝的威严。禁军虽然跟随着他,实在难以听从他的命令。军中情绪一上来,很难控制住。好在陈玄礼将军极力压制。
可是又有什么用呢?陈玄礼不过是一个人,他也知道,再这么闹下去,恐怕他很难控制住场面。在马嵬坡的时候还有杨国忠和杨贵妃作替罪羊,这个时候还有谁?禁军的情绪再不控制住,皇帝的身家性命都有危险。
李隆基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一阵后怕。那时候命悬一线,简直比当年随姑姑太平公主联手诛杀韦太后还要凶险。当时,他也
想了一些办法,可是没有什么用处。陈玄礼都给他跪下了,要他放弃入蜀中,赶紧回长安。要不然就去与太子汇合。
他没有听从陈玄礼的劝告,还是要想些办法。先入蜀中避一避风头。他也豁出去了,反正那时候长安已经沦陷,回去打安禄山已经不太可能,就下令继续赶路,前往蜀中。
天无绝人之路,他在路上便看到了运送春彩的队伍。他明白了,大唐还没有亡国,各地官员还是要向朝廷进贡。这一批春彩便是献给朝廷。
当时他还是皇帝,看到这批春彩便有了计较。他扣下了春彩,打发了运输队伍回去。
所谓兵行险招,他打算给将士们来一个欲擒故纵。
他召集了所有将士,指着这一批春彩,突然痛哭流涕,道:“众位将士,朕知道你们都不想这样颠沛流离。是朕的不对,信任安禄山,累得众位。这一批春彩,众位将士拿去分了,算作是盘缠,将士们想去哪里,这便拿着去吧!我李隆基对不住众位!”说罢,他用龙袍擦了擦泪水。
禁军都是从长安来的,哪里有不想回去的道理?可是如今长安已经沦陷,都不晓得能不能回去。再看到皇帝成了这个样子,焉能不起恻隐之心?大伙儿一齐跪倒,都表示愿意追随陛下
。甚至有人也流下了眼泪。
李隆基的这招欲擒故纵算是非常有成效,总算是收拢了军心。将士们就算再有什么怨言,也不好意思再发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谪仙的诗中这样描述蜀中的栈道,可见要入蜀中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