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纵论天下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纵论天下 (2 / 2)
        好在她天资聪颖,之前伴读时早已饱读诗书,此刻听二人谈论,倒也不觉得枯燥,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欧阳宗泽续道:“这也是天佑我大梁。前年匈奴汗国遭受瘟疫,牛羊大量死亡,导致他们缺衣少粮,所以无力东进;鲜卑两大贵族拓跋氏和慕容氏连年征战,争夺大燕正统,无暇南下;羯胡与氐人被并州刺史韩朔拒之于长城之外,不敢轻举妄动;羌人在我益州之侧,然山高水险,岂可轻易用兵?五胡鹰视狼顾,若是他们缓出手来,只怕我大梁一旦国中异变,便成了异邦口中的肥羊。若二位皇子夺嫡,造成天下大乱,则大梁危矣!”

        一番话把梁朝的外忧内困分析得透彻分明。

        难道这就是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

        郑六一暗暗佩服,当即问道:“欧阳先生大才,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只是不知先生这些信息从何而来?”

        “成都乃大梁商业繁盛之都,东起徐、扬,西至康居,天下客商往来不绝,只要有心,想得到这些消息并不多难。京城每月还有手抄的官报,发往各州,虽都是些夸大溢美之辞,表面文章的背后却也有不少有用的信息。”

        郑六一惊讶,还真不能小看古代人的智慧,这就知道挖掘官样文章背后的信息了。

        就好比现代的报纸,很多报道连日期和人物都不是真的,关键是要看文章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当过记着的郑六一对这一点深有感受。

        “欧阳先生胸怀天下,为何却要在此做一幕宾,这岂不是屈才了么?”郑六一躬身行礼,生怕此语引起欧阳宗泽的误解。

        “公子不必如此多礼。老夫也是觉得与公子极为投缘,才如此大放厥词,很多地方尚有不尽不实之处。”

        欧阳宗泽谦虚了一番,仰望屋顶,徐徐道:“此事说来话长。我年轻时得了一场怪病,倒在路边无人问津,幸得令尊恰巧路过,对我施以针砭之术,外加汤药调治,月余始得康复。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唯有为令尊效犬马之劳而已。”

        “先生不必自谦,若处乱世,先生必为一方豪杰。弟子还有一个问题,不知当不当问。”

        “但说无妨。”欧阳宗泽很久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谈话对象,今日一吐胸臆,感到十分畅快,竟与郑六一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若天下纷争,益州该如何保全,不让百姓受战乱之苦?”

        “益州地势得天独厚,高山大川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便是易守难攻之地。若令尊手握强兵,待战乱起时,北上拿下汉中,兼具川府之地,可成帝王之业也。”

        这不是学刘邦和刘备么?

        郑六一心中惊讶,这欧阳先生胆气够壮的,连这么大逆不道的话都敢跟自己讲,还真把自己不当外人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