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节 (2 / 2)
“丢……”宋飞雪大出所料,险些发出声来,急忙捂住嘴巴,看前面十一位公证前辈时,只见诸人或私下议论,或注视台中的苏吟颂,静待他下一步如何动作,只有恒山派掌门向天冲肩头耸动,好像在刻意忍笑。
周若敦低声道:“这并不奇怪。苏公子虽然从台脚下上来,咱们瞧不见,但用心一想,便啥都清楚了。二小姐,你好好想想,苏公子上半身露出台面那一刻,他的右手是否垂下的?”
宋飞雪仔细想了想,道:“是的。好像在摆弄甚么?”
周若敦道:“是极!你们这位苏公子,打头一回见面儿,俺问了他两句,便知他的武功是那个……那个……嘿嘿。”
宋飞雪闻他言辞闪烁,心中不喜,嗔道:“‘嘿嘿’是甚么?”周若敦一窒,摸摸脑门,道:“‘嘿嘿’就是‘嘿嘿’啰!这轻功呀,倘若是一位高手,他想怎么着都行。照理以苏公子嘿嘿的武功,手却垂下,就不大对头了。”
宋飞雪奇道:“为何高手想怎么着都行,而嘿嘿的武功,就不大对头了?”
周若敦瞅了一眼前边坐着的师父,压低声音道:“二小姐你没练过轻功,当然不知这是啥子缘故。你见过天上的鸟儿飞呀,它展开翅膀才可以翱翔。人使用轻功也是如此,轻功低的,一般会张开双臂,以阻下沉之势,而轻功高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宋飞雪想想有理,不禁点了点头。周若敦得意地道:“苏公子的武功嘿嘿,人是有自知之明的,谅他也不敢登台献丑。所以,我估摸他跟那个唱歌谣的富春海一样,也是被别人弄上来的。不同的是,富春海被别人推上来,而苏公子,却是被别人丢上来。他在台下被别人一丢,不免惊叫,于是咱们就听到了‘呔’的一声。苏公子不是自身上跳,谈不上翱翔,当然不会张开双臂了。偏巧那位丢他之人武功也不甚高明,力道不足,搞得苏公子不上不下的。眼看要掉下去,当心被人再丢,他心中一急,不免双手乱抓,无论如何也要到得台上,方为上策。……”
周若敦正说得兴起,忽听“唔”的一声,登时闭口不言。宋飞雪也连忙摆正姿势,低眉顺眼。原来那声“唔”,正是袁正相发出,他听宝贝徒弟在身后越说越大声,越说越离谱,自己的面子越来越无光,忍不住出声制止,又回过头去,重重地瞪了周若敦一眼。周若敦吓得出了一身虚汗,蔫巴巴地低下头。恍惚间,却见向掌门笑嘻嘻地朝他竖起一根大拇指,也不知是夸赞他述说得合情合理,还是佩服他瞎掰得出神入化。
这时,台下小经与前边一位年轻的帮派弟子正在口角。原来他每叫喊一句“谁暗算我家公子”,目光便审视一堆武林豪杰,仿佛人人均有重大嫌疑一般。这些习武之人为人粗鲁无状,往往意气用事,如何受得了他这等目光,年长的见他是一个小孩子,倒也罢了,一些年轻的便不忌讳这许多,于是那位年轻弟子便站出来喝斥。小经见有人起了异常反响,所谓做贼心虚,便认定此人是那个暗算自家公子的卑鄙小人。那弟子大怒,拔剑越众而出,却被几人劝阻了回去,如不是因要瞧清台上全貌,前排席地而坐的群雄距台下也有几丈之遥,只怕已一剑劈了他。小经见此人表现凶悍,愈加不得了,高声指责,痛骂其卑鄙无耻下三滥,以暗算害人,言之凿凿,意图引起群雄共愤。不料他这个念头却是想歪了。各派豪杰见他行为刁钻,骂声恶毒,如同市侩,纷纷出来指责。小经见那人居然有人相帮,虽然痛恨他们狼狈为奸,又自恃“名门大派”,后台硬朗,却因头一遭成为众矢之的,眼见对方人多势众,禁不住心中发虚,回言也就渐渐不响亮起来。
当小经第一句“谁暗算我家公子”叫喊而出,苏吟颂心中便莫名其妙地好受了许多,仿佛一个身悬峭壁业已绝望之人,忽然发现了一根可藉下攀的树藤。羞愧之念渐消,他的心思也慢慢活络起来,将方才上台的细节回想一遍,不禁暗怪自己临事不冷静,整个过程在头脑之中都设想了三、四回,上台时还是忘了将佩剑交与右手,就此一个微末细节,其结果可谓翻天覆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真是莫过于如此了。他毫不留情地掐了左手一把,暗想:“今日多亏了小经的机灵,否则真不知如何收场。平日里对他颐指气使,好生过意不去,日后定要对他好一些。”思来想去,忽听得前面袁大侠“唔”的一声,陡然惊醒,心想:“如今身在台上,如此不言不动的,只怕群雄又多生了他念。幸亏袁大侠及时提醒。”他自不知袁大侠的这声“唔”,乃制止宝贝徒弟胡猜他的丑态。
苏吟颂朗声吟道:“一涧溪水向东流,一涧溪水向西流;百折不绕无穷处,千丝万缕一线休。”他一边吟颂,一边抬头,四句诗句念完,已是昂首挺胸,端的气度万千,双手冲公证席一抱拳,说道:“在下安徽涧溪剑派苏吟颂,给诸位前辈见礼。”台下闻他朗声吟诗,骚乱渐渐平息下来。小经第一个捧场,高举大拇指,大声赞道:“好!”
跟小经争吵的一干帮派弟子正要出言相讥,忽听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声音浑厚宏远。群雄均是一怔,眼望高台,只见弘真大师缓缓站了起来。一时间广场静无声息,那四句莫名其妙的诗句,竟惹得大师意动,大家都想一听究竟。弘真大师双手合什,对苏吟颂道:“这位施主,老衲失礼了!施主家师可是姓朱?”苏吟颂摇摇头,道:“不是!”弘真大师又问:“可是姓莫?”苏吟颂恭敬道:“大师,在下家师乃家父。江湖上赠他老人家一个名号,想必大师听说过,叫做‘剑荡九州’。”弘真大师轻哦一声,语气微带失望之意,问道:“施主师承祖辈上可有朱姓或莫姓之人?”苏吟颂谦道:“大师见谅!咱涧溪一派乃家父所创,在下未曾听闻家父提起过师承。既然大师问及,在下这次回去,定当请教家父,然后赴宝寺回禀大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