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节 (2 / 2)
许子河道:“先生,我记得你曾说过: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是不是说面对小战役有点害怕,面对强大的敌人则愈战愈勇了?就是说遇强则强啦!我看这姓富的啊,很可能有这么点调调儿。”他说到后来,自觉是一番高论,全然忘了三党之事,脑袋点两点,面上不禁显出一副高深莫测的味道。
先生忍不住笑了出来,道:“子河啊子河,叫你闲暇之时多看点儿书,你却毫不在意。这‘怯于小战’之‘怯’,非胆小害怕,乃小心翼翼之意也。说的是:对小的战役能小心谨慎不马虎。这一字之歧,其意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许子江在一旁“噗嗤”声响笑了出来。许子河怒视他一眼,满脸通红,瞟了瞟站在里边的十七,说道:“十七兄弟,那日听邢大哥说,你写得一手好书法,不妨写两个,让先生瞧瞧好歹?”他俩兄弟不但擅使一套无间钩法,还有一套“移形换位”的拿手绝活,便是在难堪时随口岔开话题,且能投人所好,毫不拖泥带水。他首先将众人视线“移”到十七身上,又心知先生喜好书画,“换”出此类话题,以引发先生之趣。
先生微微一笑,随即“哦”的一声,许家两兄弟的些许伎俩他自然知道得清清楚楚,只是从不点破,但他闻得十七善书法,不免有些好奇。这两日来,他暗自留意,诚如子江子河所言,十七善良憨厚,一个非常纯朴的乡下少年,心中早已暗生喜意。至于子江子河吹嘘的甚么“武功出神入化、刀法玄妙通天,倘若护在先生身边,定保先生毫发无损”等等,他了解这两位属下加油添醋的功夫,见十七年少,自然有些不信,更多地却是不大在意。此时得知十七会书法,心中一动,生出欲见识一番的念头。
先生站起身来,笑吟吟地望着韩十七道:“十七,你竟练了书法?来来来,露一手给大家瞧瞧。”十七见先生起身,心中一慌,忙上前扶住先生手臂,将先生往座位上拉,道:“先生,您……您坐!我……我不会什么书法。”
杨承祖见先生先忧后“喜”,知他乃想调节棚内气氛,也站了起来,笑道:“十七,会书法是好事,谦虚甚么?!杨大哥与子江子河兄弟都是武夫,露一手给先生瞧瞧才是真。嘿!”说罢抓住十七,扯向桌边。许子河吁了口气,麻利地移开先生的笔记,抽出一张白纸,铺在桌面之上。
韩十七推辞不脱,只好拿起桌上的毛笔,略一沉思,挥笔朝纸上落去。上次邢大人的书评,使他受益匪浅,书法、刀法相辅相承地已臻至一个崭新的境界。连日以来,那个桎梏他许久的“鼎”字,在他心中也不知默写了几万遍。此时一下笔,自是那句“一言真君子,九鼎大丈夫”。
众人纷纷叫好。“好!”先生也赞道:“好句!好字!”又沉思片刻,问道:“十七,为何你这‘一’、‘九’二字之上均空了一块?莫不是尚各有一字?”韩十七心想:“先生好心细!”嗯地应声,点了点头。
先生突然手一伸,笑吟吟地道:“笔拿来。”韩十七一怔,将笔递了过去。先生醮了醮墨,在‘一’、‘九’之上各添了一字,然后目光询视韩十七,仿佛在问:“对否?”
只听杨承祖轻轻吟道:“守一言真君子,护九鼎大丈夫。好!好句!”两句各加一字,意义变得更为深广,杨承祖感受句中的胆识与豪迈,激动得连声音都变了。
韩十七默默地盯着“守”“护”二字,内心却是波涛汹涌:一个人转念间想出这两个字,除了他文思若泉,更须他怀有一颗重诺守信、忧国爱民之心,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先生心有社稷,浑不似邢大人社稷念在口中。韩十七突觉眼中湿润,“扑通”一声朝先生跪了下去,声中带哭道:“先生,此两句话乃我曾太公所书,如果他老人家得知世上尚有先生这样的知音,定会怀慰九泉。咱们韩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后辈书写此话,当省掉‘守护’二字,但‘守护’二字,却永铭心中。以前因假冒的先生之故,我对先生总有排斥之心,实在万分愧疚……”说到此处,忽觉一手在自己头发上轻轻抚摸,就像长辈的疼爱。
韩十七慢慢仰起头,只见先生正俯视下望,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眼中蕴含着爱怜,右手抚摸着自己的头颅。他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那便是失却已久、梦里萦回却印象早已模糊的父爱。
先生转动身子,目光望向棚外的天空,缓缓说道:“十七,你曾太公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