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柳暗花明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柳暗花明 (2 / 4)
        适才的话题,换了李纲与张俊等人,必定要与他折辩一番。断然不会随着自己话题来想措辞答复。

        当下连咳几声,向着秦桧令道:“你回去,仔细研读一下上仁宗皇帝书。”

        “是,臣一定好生研读。”

        “别的也罢了,现今做的事,王安石当年也未必做到。只是他提起的:方今取士,只强闻博记,略通于文辞,便以为茂才异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贤良方正者。皆公卿之选也。而记不强,闻不必博。就是这一段,仔细着想想。”

        他说地这一段话,是王安石对于科举人才的分析。唐取进士,人选一年一百余人,相当的官员都由世家选,而宋取士一年三百至千余人,考试的内容也仅局限在经赋诗词,科举进行到这个时候。已经是弊大于利。至明清,则很难选出真正的人才了。

        赵桓自然知道科举的害处弊端,而骤然罢废,则必定天下骚动,与其它改革相比,这一项最为困难。他将唐制中明经明算恢复过来,用来取下级办事官员和吏员,已经是极大的改革。而以王安石的意思,则是要完全地更改科举制度办法,以汉时的推举制度与科举结合,来改革科举的弊端。

        秦桧是何等的聪明人,赵桓话一出口,他已经知道皇帝的意思。

        赵桓冷眼看去,却只见他冷汗淋漓,面无人色。

        改革官制,去除州县,触犯的还只是一部份官绅的利益,而依着王安石的改革方略,则势必要与全天下的进士官员为敌。这样的压力,秦栓自然承受不住。

        也不等他说话,赵桓又道:“还有均田方税法,也好生研究一下。”

        这话终于成为压跨秦桧单薄身躯地最后一根稻草。

        秦桧涨红着脸,蹦出了自己也不敢相信地一句话,抗声道:“这个……臣期期不敢奉诏!”

        这样的反应却正在赵桓所料之中。

        他也不做声,只冷着脸看向秦桧,默然不语。

        秦桧浑身发抖,有心再来抗辩,却只觉得一股绝大的威压,令自己很难再与眼前地这个人对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