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论功行赏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一章 论功行赏 (3 / 3)
        后来,虽然张四维的老丈人死了,但李如花却是十分争气,为张四维生了一个风流倜傥、聪慧有才的好儿子——张文康,也是张四维唯一一个儿子,因此,这李如花更是将张四维吃得死死的,对他“管教甚严”,张四维见了他这妻子便如老鼠见了猫一般,什么脾气都没有,张四维在李如花面前怕到如此地步,就更别说张四维千辛万苦征得李如花同意娶回家的两个小妾了,在李如花面前更是陪着小心,完全是一副丫鬟下人状。

        这次,张四维终于为他的“惧内”付出了代价,李如花这个悍妇的一番大闹,弄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张居正一系的御史言官、六部九卿官员,纷纷上折弹劾张四维身为朝廷大员却“帷薄不修”,当应致仕!近些时日一直深居简出的隆庆皇帝为此也不得不重开了一次擢免了多日的早朝,专门朝议此事。

        朝堂之上,以高拱与张居正为首的两派官员吵作了一团,但明显高拱一派的官员底气不足,前不久,他们刚刚用同样的方法弹劾掉了李春芳的首辅之位,所不同的是李春芳是因德行孝道,而张四维却是更加令人不齿的“帷薄不修”,也即个人家庭生活**!

        最终,在张居正一派官员的猛烈抨击下,隆庆皇帝下旨将张四维逐出了内阁,但却保留了其吏部左侍郎的职位,并未让其致仕,这要归功于高拱一派官员在朝堂之上远超于张居正一派的雄厚实力,这些人力保之下,才让张四维好歹保住了官职,不至于被一撸到底。

        对于这个结果,杨宁想张居正应该还算是比较满意的,有内阁阁臣头衔和没有这个头衔所起的作用大大不同,张四维被赶出内阁,至此,内阁里只剩下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还有一个看似偏向高拱、实则处事低调、明哲保身的高仪,张居正在内阁的日子应该要比李春芳在时还要好过一点儿。

        整个事件中,没有人怎么去注意悍妇李如花到底是如何准确得了消息、将张四维养在外面的“野花”“一举成擒”的,但杨宁心里却是再清楚不过,这定是东厂厂督冯保的功劳了!

        通过这件事,杨宁不得不赞叹“**”东厂办事的效率和能耐,还有冯保利用妒忌悍妇李如花自曝家丑、从而顺理成章地揭出张四维丑事的高明,同时他心里也是暗自警惕,东厂如此神出鬼没、无孔不入,从自身安全计,以后可是要加倍小心了,如今不同往日,自己与冯保已生嫌隙,鬼知道他会不会暗中派了东厂探子来查自己!

        在杨宁忙于赈济灾民的日子里,去昌平小汤山接收皇庄的韩山林终于回来了,向杨宁汇报了接受皇庄的情况。

        这汤山皇庄,原本是隆庆要赏给太子万历的,但考虑到万历年龄还太小,也就没封给他,到头来倒被隆庆赏给了杨宁。

        据韩山林讲,这汤山黄庄说是“皇庄”,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建筑和人口,庄子周围的百顷田地只不过是一片片的荒地罢了。

        杨宁十分奇怪,据他所知,这京师周围像通州、密云、怀柔郊县、甚至直隶八府,几乎所有的地都被各王公显贵、勋戚大臣占了去,这昌平在京师西北,虽说远了些,可也不该都是一些未开垦的荒地才是。

        对于杨宁的疑问,韩山林的解释是:当地大小汤山周围的土地不知含有什么东西,地温比别处要高,还时不时向外冒些热气,根本就不适合种庄稼,因此就没有人耕种,也就无法存活佃户,因此也就一片荒凉了。

        听到韩山林那皇庄周围的地里往外冒热气,杨宁心里不由咯噔一声,猛地想了起来,之所以那汤山地热,可不正是那里存在着稀罕的温泉么!怪不得当时自己听到“小汤山”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在后世北京西北昌平县的“小汤山温泉”,那可是大大有名的,而听韩山林所说,如此珍稀宝贵的资源竟然还没有被人开发,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啊,如今那里的大片土地已经都归了自己,若是自己将这温泉开发起来,成立个“度假村”,再在王公贵族之间大肆宣扬一下温泉的好处,让他们来消费度假,那岂不是要发一笔大大的横财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