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7章 富弼之义 (1 / 4)
富弼说侬智高之事关乎立国亡国之本,任清风着实吓了一跳。不禁问道:“富大人,这是为何?”
“你先坐下——”富弼示意任清风稍安勿躁,娓娓道来。
原来,唐灭之后,中原地区五个政权更替,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后汉任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英勇骁战,天下尽知。因无力独撑颓唐之势,亡国后入后周。以功累迁至检校司徒,封天水县男,与子赵匡胤分典禁兵,手握重兵。
赵匡胤深受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于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赵匡胤战功赫赫,且又拥兵自重,权倾一时,终于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
刚建国不久,赵匡胤命令大将李重进移兵至青州。谁知手握重兵的李重进断然拒绝,并举旗起义,赵匡胤当即御驾亲征,一举击溃。
无论从自身还是手下战将来说,手握重兵,往往就是政权最大的窥视者。因此,赵匡胤听取了赵普的意见,连续两次进行历史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卸去了诸将领的兵权,并置良田和财物安抚。
散月和陆云莲的师傅李风荷,就是当时遣在君山的大将李光武之子(前文有述)。
众将卸甲之后,赵匡胤注重文治,各级军队均由文官任正职统领(因此北宋军事并无重大胜利,但是统治地位一直不曾动摇的关键原因)。
“富大人这么说,太祖不是社稷为重,而是以江山为重啊!”任清风终于明白了富弼拒绝侬智高授予官职的原因,却极为不屑。
“放肆——”富弼拍案而起,喝道:“授予侬智高官职,山高路远,占山为王,逐渐强大。外侵不止,内患又起,如何是好?若你是我,你当如何?”
“我断然相信侬兄绝不是这样的人——”任清风强辩道。
“哼!你相信?今天我把话说绝,侬智高只要不灭,自立南国,不出十年,便会揭竿而起。”富弼断然测算,大声道。
“那派兵支援下总可以吧——”毕竟富弼是朝中高官,加上并非自私懦弱之辈,任清风还是心存敬佩,于是语气有些低沉地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