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 破关 (2 / 2)
董卓当即大怒,一脚踹开了前来拉扯他的部将董越,声色俱厉吼道:“虎牢关中精兵十二万,各路关隘亦有良将把守。贼军不通兵法,孤军乱入,正是我等全歼贼军之时!”说罢这句,董卓当即肃然回头向李儒问道:“文优可有妙计对敌?”
李儒看着董卓坚定的面色,不由沉声道:“如今雄关已破,贼势汹汹,不可撄其锋芒。太师当趁着关东贼兵尚未彻底攻破虎牢之前,速速后撤,组织兵马于雒阳皇城当中御敌。雒阳城高墙厚,固若金汤,不亚雄关天堑。”
客观来讲,李儒这个建议还是十分稳妥的。但可惜,他只是一介谋士,忽视了军心士气这一条。由此,一旁胡轸闻言,当即反驳道:“太师,吕中郎阵前大败,已动摇军心。倘若我等此刻再不战而退,恐士气不振。纵然雒阳固若金汤,我等亦再无反攻之力矣。”
李儒大怒,一言道出问题关键:“太师,莫要忘了还有白波贼。我等越将关东群贼引入司隶,越能致使关东后方空虚。届时,关东群贼仓惶而退,我等掩军尾衔,岂非事半功倍?”
“可若如此,人心难附,老夫亦成天下罪人!”董卓这一句话脱口而出,登时令李儒面露惭愧。
不错,驱赶十万白波贼入关东,只是一个战略。可代价却是关东之地千万百姓,要遭受一场天大劫难。倘若关东群雄未入司隶,他们还可阻挡白波贼。如此一来,董卓还可将事态控制在可掌控的范围之内。可一旦将关东群雄引入司隶、拖入久战的泥潭,那整个关东之地必然一片生灵涂炭。
“老夫自知无法得士人之心,若再如此毒计祸乱百姓,便乃自掘坟墓。”董卓再度犹豫了下,徘徊了几步,最终沉声道:“准备应战,今日便是我军与关东群雄一决生死之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众人被董卓如此一番激励,不由豪情满怀,李儒当即转变了口气,献策道:“太师,若要如此,当先遣西凉铁骑为先锋,遏制贼军攻势。只要贼军被杀退至虎牢关外,我等或可有望反败为胜!”
“就依文优之计!老夫在此虎牢关上誓守,静观诸位破敌!”董卓猛然掣出腰间佩剑,斜指苍天,生壮山河:“将老夫斧钺、华盖、旌旗打出,给儿郎们鼓气!来人,擂鼓,杀敌!”
可以说,董卓此时做的决断很正确。然而,战争是残酷,无理的,是不给你时间考虑,也不允许你讲情怀的。霸王项羽发动起来的攻势,只会迅如雷霆,狂如暴雨。关上董卓还有时间思考决断,是因为项羽的首攻方向根本就不是城墙。
成皋董卓大营,才是项羽最先照顾的地方。那里聚集着董卓最多的兵马,而且营中的兵马对前线的战事还一无所知。只要攻破成皋大营,留在虎牢关之上的董卓,便只能是瓮中之鳖。
项羽一马当先杀入军营当中,登时令整个成皋军营一片大乱。唯恐天下不乱的马子建,更是带头大吼早着谣:“前线大军溃败,董卓已战死沙场,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紧紧追随在马子建身后的关东将士也纷纷大吼,连绵不绝的声浪攻势,比真刀实枪还有效果。
董卓大营最中心的,自然是他的嫡系凉州将士,中军四周,都是并州士卒及一些羌胡义从的军营。那些并州士卒和羌胡义从屡屡受西凉将士欺辱,对董卓的认同并没有西凉嫡系那般深。一看到遮天蔽日的大军连绵不绝杀来,再听说着董卓已死的消息,他们立时崩溃了起来。
已劳累了一夜、换岗休息没多久的西凉将士,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就看到无数的并州溃兵和羌胡乱军冲了过来,四下奔逃。他们感念董卓的恩德,红着眼睛就要跟杀来的敌军拼命。可还未等他们组织好阵型,奔来的前营士卒已冲撞了中军,中军挤垮了后营。
一时间,整个大营当中前后无法衔接,报仇之势一沮,几万大军立时自相踩踏。阵后的督军举刀乱砍,想把汹涌的人流挡回去,可哪里又挡得住?
几万董卓大军一片乱糟糟,只能后退,后退,再后退。终于收不住阵脚,变成了全军的大逃亡……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