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威震河东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八章 威震河东 (4 / 5)
        其实京兆这次商人罢市,也不知是谁传的谣言,说宣抚相公认为“陕西铁钱不便于民,宜效四川。易为交钞。”结果老百姓一听,怎地?铁钱要废了?于是争相用铁钱购物,那商家也不是傻子,我把铁钱收了,等交钞一行,不就是堆废铁么?于是拒卖罢市,抗议官府。结果老百姓连吃盐都成问题,淡出个鸟来,也到官府请愿。李纲在调查清楚之后,知道是有人在给他下绊子。立即布公示,明令买卖物品,“纳其值者,尽以铁钱”并表示今后一切消息,以宣抚衙署的公示为准,百姓勿信谣言,很快平息罢市风波。

        陕西在李纲领导下,一面抗击党项,接连收复失地,将夏军完全赶出国境。一面大搞建设,兴修水利,鼓励工商。就连他的死对头,相耿南仲也不得不对赵桓说,李纲治陕西,成效斐然。

        可高李二逆也没闲着,至是年岁末,李植被金国皇帝吴乞买封为河东安抚使,兵马元帅,提领河东军政事务。并以粘罕麾下悍将完颜突合为兵马副元帅,实掌兵权。李植号称他已接管河东并、代、忻、纷、辽、泽等十二府州,并叫嚣明年上半年将统管河东全境。

        至于高世由,那就更不得了了。占了真定河间二府重地,河兆咒是马平川,在少量金兵配合下。他纠集起十几万乌南下,几乎抵达北京大名府。有趣的是,金帝也封为他河北安抚使,兵马元帅,提领河北军政事务。并以与二太子相亲的金将完颜赛里为副元帅,实掌兵权。

        河北本是义军蜂起,徐家兄弟追击斡离不时,徐卫以“两河义军巡检使”的身份号令河北义师助战。导致不肯屈服的河北男儿一呼百应,几十万义军前堵后追,痛打落水狗,让堂堂金国二太子几乎是只以身免

        义军本来是一支可以借助的重要力量,可东京方面不太在意,对于河北义军求援的请求时常置之不理,这才让高世由进展神。

        反观河东则不然,徐卫是河东义军总管,一到任就立即联络河东各路义军,在摸清义军情况后。指示各路义军领,今后的抗战形势将十分复杂,要小心防备。同时也鼓励他们,说金军元气已伤。短期之内不会有大规模的南下动作。李植只能招降纳叛,拼凑军队来侵占府州,命令他们寻机而战。

        在河东义军看来,徐总管的意见,那就是朝廷的态度。一来敬佩紫金虎的威名,二来又得到“朝廷”肯定,河东义军规模小的,便时常袭扰破坏李植的伪军。规模大的,抢先占了城池,甚至反攻被李军侵占的府州县。李植号称接管十二处府州,其实只到纷州一线。近半河东府州,要么处于失控状态,要么就被义军占领。

        不过义军的情况也很困难,一无粮饷,二无军备,甚至连个名分也没有。徐卫体谅河东义军难处,先走向李纲上报,后经李纲报到东京,建议对河东各路义军领授予官阶,以表彰其护土救民之功。

        徐绍收到陕西上报后。与次相何栗均表示支持,复函陕西。让李纲视情况自行定夺。李纲又复函徐卫,让他上报义军领名单,均授六品以下官衔。一时间,河东义军士气大振,都遵徐卫号令,姚平仲不是号称小太尉”么?河东豪杰钦佩徐卫,但人家是上级长官。不能总叫“紫金虎”颇显不敬。便送给徐卫一个。绰号,小枢相”压死姓姚

        河北义军一来被高军逼得无处容身,二来看到河东义弟兄们搞得风生水起,纷纷西进。结果这么一来,河北南部的平阳、昭德、河中三府,修、解、泽三州不大的地区里,竟云集义军二十几万。一时形成反攻李逆之势。

        李植一见坏了,我才拉起七八万人马,你就搞出几十万。这河东的义军是有人在背后撑腰?于是一面带着他的精锐到前线助战,一面火让完颜突合向金国求援。

        徐卫收到河东义军关于李植亲临关线的报告后,与部下商议,认为稍后很有可能有金军会协同李军作战。于是上报京兆方面说。现在河东抗战形势一片大好。应该善加扶持,使李逆不至于全面控制河东。建议出兵助战,给李逆一个下马威,也警告女真人,不要轻举妄动。李纲也感觉到,在朝廷禁军无力收复失地的情况下,借助义军确是可行之策,遂奏请于朝廷。

        东京,枢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