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2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四章 (2 / 8)
        “我听着这话言不由衷。要是让你回来作个干办公事,你愿意?”张庆笑了起来。“罢了,实话告诉你吧。本司,有大王主事,有判官协理政务,参谋参议协理军务,但是财政一项没有分管的官员。宣抚司的编制本是满了,但因加‘处置’二字,便多了一个位置。之前因为赵开的原因,这个位置一直不设。多年来,川陕财政一直就没分清过,四川的钱粮时常要往陕西输送,一来二往,两个转运司都很麻烦。大王近来打算把这个缺补上,没旁人,就是你了。”

        刘子羽听到此处,方才想起,宣抚处置司的编制里,确实有一个位置一直是空缺的。那便是“总领财赋所”其长官称“总领”负责措办军用钱粮并干预军政,级别上与参谋参议持平。而参谋参议都没有自己的机构,反而是总领有一个设置在宣抚处置司之下的“总领财赋所”又称“财司”“饷司”。

        总领跟转运使的区别在于,转运使管一路的财政,而总领是专门措置“军用钱粮”听起来好像是总后勤官,但多了“干预军政”四字,也就等于是高级幕僚了。

        “我打算任命你为‘总领川陕财赋”在本司下设置‘总领财赋所”财政这一块,我就交给你了。”徐卫正色道。

        刘子羽赶紧起身执礼道:“卑职多谢大王栽培提携。”

        “什么栽培不栽培,是我要倚重你。你呢,这两天就回去陕西去准备一下,到时候新的转运使去了,你尽快交割完毕,便回来上任。还有,如果陕西有合适的人,你自己带来,总领财赋所有几个编制你也清楚,多的我就不说了。”徐卫道。他这可是对刘子羽给予了极大的信任,不但让他总领两路财政,甚至让他自己组建班子。刘子羽的欣喜和感激,可想而知。

        徐卫是不是脑袋发热?突然间想起,便把多年都不设置的“总领”弄出来?实则不然,观近来朝中局势,他有理由相信,早早晚晚,会有人对徐家开刀,对他徐卫开刀。现在,兵权他是绝对控制着的;陕西的政权,他也大致掌控,四川要差一些,但几个重要位置还都是他的人。独独财权上,陕西不用说,四川都转运使虞祺,是道君政和年间的进士,又是四川本地人,不好说话,再加上四川其他下属的转运司又都不是亲信,徐卫再三考虑,如果不控制经济,到时候就会受制于人,遂起了这个心思。

        如果再要说得明白一些,那就是徐卫此刻,便已经着手准备与朝廷对抗。他确实没有扫荡**,君临天下的野心,但是川陕这一亩三分地,不容旁人染指。

        尽管朝廷对他没有任何不善,但是,从堂兄徐良近年来的境遇上他看得出来,徐家风大招风,现在已经有人把矛头对准了他们。早作准备,到时才不至于措手不及。

        徐卫这个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也不是杞人忧天。很快,种种迹象都表明,那一天,为时不远了。

        这还得从徐良的来信说起。他两兄弟,一个在朝,一个在外,互相响应,互相支持,平时书信往来极多,隔十天半月的便要联络一次,这也是徐卫掌握朝中动向的主要途径。从前,徐良的来信,大多都是说具体的事务,并向堂弟透露朝中的详细情况。而这一次徐六的来信,则真的像是一封家书了。

        在他信中,首先大倒了。水,发了好一通牢骚。诸如自己年少入仕,奔走各方,无不是忧国忧民,一腔热血。后来居庙堂之高,也是苦心经营,所图的,便是想一雪国耻,中兴大宋。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朝中出了奸臣云云。

        苦水倒完,他才说起自己本打算趁金辽交兵之际,挥师北伐夺取河北,收复所有被金占领的土地城池。本来已经取得了折彦质的支持,可是,皇帝立场动摇,没有主见,秦桧又从中作梗,极力阻挡,最后折彦质也抽身而退,导致计划成为泡影。

        看现在这局面,想作成一件事,已经不是往常那么容易了。朝中各方势力,处处掣肘,互相倾轧,真比菜市场还热闹……

        最让他痛心疾首的是,这回金主派了他的堂弟作为使臣前来给赵官家贺寿,朝中上下都对此举甚有好感,皇帝甚至在内廷设宴款待对方。照这个架势下去,真要北伐燕云,中兴大宋,不知还要等到哪一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