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零五章 割据川陕 (2 / 5)
这场士兵哗变,很快就被平息。
仆散忠义打算严厉处置参与此事的军官和士兵。但完颜亮不同意这么作,只将挑头的军官处以极刑,对于其他人则不予追究。他甚至亲自去见了这些将士,将他对将领们说的那一番话再说一次,希望这样能稳定军心。但实际上,收效并不如他想像的那样,更大的事变正在酝酿之中。
与城内的暗潮涌动不同,太原城外的宋军大营里,则是一片亢奋与激动。徐卫已经发下命令,明天开始近前攻城,尽快解决掉太原的事情。此刻,宋军将士正枕戈待旦!
徐卫牙帐里灯火还亮着,这么多年的军旅生涯,其实已经养成了他规律的作息时间。但今天,他显然没有遵守。
他坐在帅案后,案桌上零散地摊放着一些书籍和手抄本,但他却没有在看书。而是斜靠着椅子,右手的肘部抵在扶手上,撑住头,陷入沉思之中。韩常的建议他虽然不会采用,但这事又再一次地给他提了一个醒。
战争打到现在,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不管局势怎么反复,但大方向应该不会变,会持续朝着有利于宋辽的方向发展。这就引出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将来北伐反攻若是胜利了,那就不用打仗了。
当然,作为宋辽结盟的主导者,徐卫非常清楚,这不是什么兄弟情义。这是纯粹的利益共同。大宋要救亡图存,要收复失地,大辽要复国雪耻,要夺回地盘,所以自然而然地走到了将来女真人若是玩完了,宋辽难免会有矛盾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一山不容二虎,从史书中就可以看出,东亚这片地区,从来不允许两大强权同时存在。而且宋辽之间,有两大基本矛盾,几乎无法调和。
其一,是燕云的问题。燕云地区本是中原王朝固有之领土,契丹人拿了去,就使得大宋失去了北面的屏障,一直处于被动。
其二,就是“海上之盟”的问题。昔年宋金结盟,共伐辽国,尽管宋军丢人现眼,但确实把契丹人给得罪了。一旦他们复国成功,这笔帐恐怕早晚也要算的。有燕云的问题在,海上之盟这事就是契丹人最好的借口。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契丹人复国成功,也不可能和女真人一样,马上就和南方翻脸,这得有一个过程。
既然”一旦北伐反攻成功,短期之内就没有战争了。如果不打仗了,军队当然还是要保留的,但现在执掌军队这几个统帅们,朝廷还会让咱们呆在原来的位置上么?历朝历代,一旦进入和平时期,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削兵权。
既然没有外部威胁了,那结手握重兵的将帅,就成了内在的潜在威胁,这是皇帝和朝廷所不容许的。如果说,顺其自然,那么可以预见得到。一旦战争结束”朝廷首先就会罢掉各大宣抚司的便宜行事权;紧接着,就是从〖中〗央派出官员,再来分掉几大宣抚使的行政权;再后,就是把军队统帅们召进京,委以各种实职虚职,来换掉你手中的兵权。如果说,碰上一个还算仁慈的皇帝,就可能和宋太祖一样。虽然收了你的兵权”但不会把你怎么样,仍旧给你钱财田宅,让你过养尊处优的日子。万一点背,碰上个心狠的,非但收你的兵权”更可能罗织各种罪名整治你,这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就是在本朝,也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狄青。徐卫的崛起,和秋青很类似。两人都是耳最底层干起,东征西讨,不断地累积战功,乃至位极人臣。但是,狄青以武臣而掌权,为朝廷所不容”为文官集团所不容。不断地造谣中伤,不断地排斥打击”最后落了个被贬外地,惊吓而死的下场。
而且”狄青碰到的,还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仁君,宋仁宗赵祯。
尽管,徐卫的下场或许会比秋青要好,或许到时候皇帝会认为他劳苦功高,收了兵权就走了,仍旧养着他。但问题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要掌握在别人手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