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锐意进取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二章 锐意进取 (3 / 5)
        在陕西重建拉开序幕时,江南的议和也进展神速。因为双方的大前提上没有分歧,谈起来相对比较顺利。到五月份,议和基本达成,金国承认大宋对陕西的主权,以淮河为界,归还部分领土,大宋每年送给大金银绢各五十万,从明年春天开始交纳。两国的军队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和挑衅行为。

        这次议和,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它是宋金开战十几年来”金国首次作出让步。这主要是靠军事上取得的胜利,逼得大金国不得不妥协。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赵谌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军事斗争上取得的胜利固然重要,但如果不是他顶住压力,坚决拒绝称臣,能不能谈到这个地步还真得两说。满朝大臣不禁对这位新君刮目相看,认为他具有太上皇当年登基之初的锐气。就连在葛岭清修,不问世事的道君赵佶,也在孙儿来探望时,对其赞誉有加。甚至抚着孙儿的背感叹说,要恢复旧疆,洗雪国耻,看来就得靠你了。

        赵谌经此鼓励,信心大增。在议和达成之后,他就召折彦质和何灌等军队统帅入朝觐见”试图清除太上皇对军队的影响。西军元老级别的折可求趁机以老年请求致仕,赵谌礼遇甚隆,令其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退休后仍享受全额傣禄。同时,又将何灌的长子何蓟擢升为节度使,恩宠有加。

        当然,他无论如何忽视不了兢兢业业,立下大功的川陕文武官员。在正式的嘉奖出来之前”他亲笔草诏送往四川,毫不吝惜褒奖之辞,扎扎实实地把川陕官员夸奖了一番,称他们是西部长城。

        当月,从陕西回来奔丧的川陕宣抚处置判官徐良也受到了赵谌的亲自接见。赵官家先是高度评价了清河郡王徐绍的一生,并又一次让徐良转告家人节哀,再称誉了他在陕西所作的贡献。

        当赵谌问起西部情况”徐六对答如流,上到司仪行政”下到赋税钱粮,乃至军旅之事”无所不详,好似把川陕摆在了皇帝面前一般。赵谌大喜,在徐良退下以后,他欣喜地对内shi沈择说,徐常德有其父之风,属于可大用之才!他在地方上历练多年,十分熟悉下面的情况,难能可贵的是,对朝政也有一定见解,这是行朝大臣们所不具备的。这个人,是上天赐给朕的!

        沈择见皇帝欢喜,也借机建议说,既然官家这么欣赏他,何不就留在杭州,让他不用回陕西去了。赵谌深以为然,不过徐绍新丧,作为儿子,徐良按制度必须得丁忧守孝。因此也不急于决定。

        建武和议的缔结,极大鼓舞大宋军民的士气,全国抗金形势一片大好。赵谌也是雄心勃勃,yu作中兴之君。

        他授意宰相朱胜非,让他会同各方拟定详细的计划,为下一步行动提出纲领。

        以目前局势看,下一步显然就是收复河南山东等地,将女真人逐出中原,撵过黄河去。但这事说起来容易,作起来却难。金军在中原地区,以东京为前沿基地,拥兵数十万,时刻威胁着襄汉地区。目前正处于相持的状况,如果宋军草率北伐,谁也没有把握取胜。

        禁中,垂拱殿。

        这是皇帝召见大臣,处理日常事务的所在。一名个头不高,但很是宽大的大臣正拾阶而上。他看起来年事已高,再加上肥胖的体态,因此走得有些吃力。那宫门外shi奉的内shi一见,便走下阶去搀扶他。

        至殿前,那大臣喘了口气,将带有长长帽翅的幞头扣上,抹了一把汗。内shi们发现,对方的紫sè公服背部已经被汗水浸透。很难想像,这人就是威名卓著的荆湖宣抚使,太保何灌。就算是徐卫见到他这位姨丈,恐怕也不太认得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