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生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重生 (2 / 2)
        刘华不禁想到:“既然在那个时代自己做不了将军,说不定现在的自己,经过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限制为基础,最终成为一名将军想到这里,刘华傻傻的笑了起来。

        这时的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赶紧带着自己的班,向湘江走去。

        通过一路与小龙的聊天,他知道自己班里的成员。

        自己叫刘华,广西桂林人,跟后世的自己同乡,第四次反围剿前毅然投笔从戎,从上海复旦大学千里迢迢来到瑞金参加红军,21岁,现为八连一班班长。

        一班的成员分别是:李小龙,安福人,十七岁,身材看上去未满十六岁,很机灵,有一手好枪法;刘得福,广昌人,朴实的农民,23岁;张大海,广昌人,与刘得福是邻居,23岁,作风勇猛;刘、张二人是第四次反围剿后从地方游击队补充进来的;陈革命,陈光荣,兄弟,瑞金人,孤儿,原名叫大狗二狗,现在的名是**主席给起的,据说当年**主席解放瑞金时,大狗兄弟就勇敢地拉着**主席的手,要求参军,还带路去打敌军,兄弟俩一个十九岁一个十八岁,转移前从红军学校进入队伍;张旺财,兴国人,22岁,经商出身,坚持和气生财的观念,整天笑眯眯的;黄天,铜陵人,老红军,25岁,性如烈火;何干,铜陵人,老红军,23岁,与黄天刚好相反,性如温水;黄、何二人是彭军团长的老部下,是八班仅有的赫赫战功的老红军;孙兴邦,30多岁,满脸乱七八糟的胡子,人人都叫他老孙头,班里的老黄牛,转移前加入队伍。全班共有10人。

        当了解清楚自己班的情况后,刘华没有说话。静静的想着湘江战役每一个细节。

        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本应一天走完的路程,却足足花了四天,让敌人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布置兵力‘结果给自己的部队找成了巨大的损失。想到湘江的惨败,想到电影中血红的湘江水,那一具具的尸体,刘华自觉的加快了脚步,希望能因为自己的到来,减少一点损失,改变一下历史。

        而这时的被刘华同志惦记着的中国工农红军最高三人团军事顾问李德同志,刚走进灌阳县城,水没喝上,就命令打开**,认真查看起来。李德是个典型的欧洲人,金发碧眼鹰勾鼻,并不象电视《长征》里那样干瘦,很魁梧,比周恩来和博古高出一个头。李德在翻译的帮助下飞快地标出了敌我双方的位置和**,然后问:“恩来同志,派出抢占湘江渡口和掩护的部队情况怎样?”

        此时此刻的周恩来同志尽管风尘仆仆,满脸倦容,仍军服笔挺,那把令人羡慕的大胡子仍一丝不乱,他大大地喝了口水,不慌不忙地回答:“先头部队第一军团二师已开始渡江,第三军团四师正在快速挺进湘江,三军团五师也正沿湘江东岸向左推进,八军团沿湘江东岸向右推进,保护两翼,担任殿后的是第五军团。”

        博古虽然不懂军事,也看得出形势不错,接口道:“看来我们渡过湘江是不成问题了,这诺大的湘江敌人居然没有一兵一卒,蒋委员长老人家的脑子也太那个了吧!哈哈!”

        李德心情也轻松起来,坐下椅子,架起了二郎腿。周恩来也难得笑了笑,不忘提醒:“我们还不到高兴时候,部队还要加快行军速度。”“OK!我们在这休息一晚,明天继续赶路。”李德说完就闭上眼睛,后面的就交给周恩来同志操心了。

        刘华一路不停的想着历史上的一幕幕情景,想着怎样去改变历史,想着怎样去拯救更多的人,不自觉的又加快了步伐,小龙看着刘华不是抽搐的表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紧紧的跟着自己的班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