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风雨前夕 (3 / 10)
关键还是摄政王。
淳嘉出身的扶阳王一脉子嗣单薄,如今更是在绝嗣的状态之中,生父那边毫无臂助,只一个可有可无的扶阳袁氏。
登基之后更是在纪氏等权臣的监视下,隐忍八年,才得了机会翻身——他翻身的关键,在于说服了摄政王,叔侄联手,共抗外人。
即使这叔侄俩各有心思,也不是特别的和睦,甚至从决定联手之前就开始想办法给对方挖坑,然而在面对纪氏这类外人时,他们还是保持了一致的。
所以纪氏此番从戚九麓与云风篁曾为未婚夫妻入手,安排晁静幽出面敲登闻鼓,就是为了给摄政王一个机会:将淳嘉在北地的安排连根拔起!
“两位兄长,摄政王对我纪氏自来敌意满满,可会忍过这一回,以免与今上翻脸?”纪明琅语罢,纪氏在书房的若干小辈都微微颔首,却有一个锦衣少年出来说道,“而且纵然摄政王借此逼着今上赐死贤妃、贬斥谢氏、取消蓬莱公主殿下的下降……今上素来隐忍,未必就会与摄政王决裂?”
要说公襄氏上下谁最恨纪氏,那绝对是摄政王而不是淳嘉。
毕竟当初要不是纪氏死活拦着不许,他早就成了皇太弟,之后孝宗驾崩,那就是顺理成章的新君。
何必汲汲营营,苦心筹谋,才得了个摄政王,至今为帝位想方设法,倒是便宜了远房侄子公襄霁,天降帝位,不费吹灰之力的做了天子?
而如今纪氏与天子之间的争斗,朝野上下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
摄政王既然深恨纪氏,不肯趁机铲除淳嘉伸向北地的手,也不无可能。
至于淳嘉,人家才承位时不过束发,到亲政的这八年里,是最血气方刚最冲动
的年纪,那都能忍的滴水不漏,叫纪氏压根没起疑心。如今只有更能忍的道理,指望他因为北地的盘算失败一怒之下掀桌子,实在有点渺茫。
这少年开口之后,之前还纷纷表示赞同的同辈们顿时就迟疑起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