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行动--以色列空袭伊拉克核反应堆 (6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巴比伦行动--以色列空袭伊拉克核反应堆 (6 / 7)
        飞在编队最前面的巴哈里瞥了一眼舱外,几朵晚霞正向后掠去,机翼下方就是西奈半岛的尽头。这地方他再熟悉不过的了。作为参加过3次阿以战争的老兵,就在这里,他曾与阿拉伯国家的空军展开殊死的战斗。至今,在他的左臂胛骨里,还有1颗埃及高射机枪子弹的弹头。如今这里钻塔林立,在这看似荒瘠的沙漠下面,涌动的可都是无价的石油。正是为了争夺这块土地,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在这里已经厮杀了1/3个世纪。

        由于实行全航程无线电静默,耳机里,只有机群左侧20000米上空飞行的电子干扰机发出的咝咝电流声。再过一会儿,这架E-2C鹰眼式预警飞机就将与机群脱离,沿以色列-约旦边境作往返巡逻飞行。从它那功率强大的电子吊舱中发出的有源干扰信号,将会使叙利亚和约旦所有的苏制雷达出现迟钝。这样,在它们的雷达扫描器上,由这14架飞机密集编队所产生的反射波投影,仅相当于一块带电的高空积雨云。

        飞机飞到约旦-沙特边境的卡夫镇上空时,耳机中突然传来一阵阵频率极高的快速发报声响。按照预先的规定,这是基地指挥部给他们的最后一次暗号,告诉他们:在伊拉克方面,一切未见异常。

        巴哈里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踏实多了。下面的事,就是如何应付沙特空中警戒区值勤官的查询。他知道,在沙特由美国引进的最新式的雷达监测系统面前,一切干扰都是无效的。

        果然,没多久,在国际通用的应答频道上,出现了沙特空中管制官的英语询问。很显然,沙特警戒雷达已经发现了这些空中不速之客。

        然而,巴哈里并不惊慌,极老练地用流畅的英语回答道:“约旦空军,例行训练。沙特空中管制官信以为真了,这是因为沙约两国素来关系友好,两国军用飞机偶入国境是常有的事,况且此时14架以色列战机已涂上约旦空军的标志。

        巴哈里在确认沙特阿拉伯已经不再注意他们这批约旦空军之后,用黄沙丘这句暗语,向总部发回了表示飞行顺利的密语电报,以色列空军总部从这短短的几个字中,可了解飞行编队的飞行情况。

        尾随的KC-10A加油机左翼下,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红色信号,这是加油机悬垂着的加油管上方的红色指示灯。为了保持静默,空中加油只能由事先约定的灯光信号进行联系。在能见度大大降低的暮霭中,以军飞行员完全凭借平时练就的高超技术,完成了别人白天都感到困难的动作。

        6时10分,突击机群飞临伊拉克领空。为了保持袭击的最大突然性和防备遍布伊拉克的苏制萨姆导弹,以色列机群又拿出了它惯用的低空突防战术。只见巴哈里一推操纵杆,紧随其后的另外13架战机骤然降低高度,钻进伊拉克雷达的盲区。

        空袭,将从离地几十米的一树之高开始。

        6时30分,经过整整90分钟的飞行,以色列机群准时飞抵目标上空。从空中望去,整个奥西拉克核反应堆工厂像一具凝固的塑像,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白色的建筑群与周围的景物呈现出对比强烈的反差。以色列飞行员们惊喜万分,触摸投弹按钮的手指开始发痒。

        按照袭击方案,担任攻击任务的8架F-16战斗轰炸机迅速爬升至600米高度,转舵由西向东,进入轰炸航线。而6架F-15战斗机则上升至5000米高空,警惕地注视着伊拉克空军的动静。

        以色列选择这个时间进行攻击是颇费了一番心机的。此时,飞机自西向东背着阳光发动攻击,视野清晰,可以准确投弹,保证命中精确度。而驻守厂区的伊拉克防空高炮部队,却只能对着阳光射击,准确性必然大打折扣。待轰炸结束,即将降临的夜幕又可成为以机摆脱伊拉克截击机群的最好屏障。

        攻击的第1枚炸弹是由带队长机巴哈里上校投下的。这枚高爆激光制导炸弹,从距反应堆堆体550米的空中径直落下后,由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巨大动能,使炸弹垂直贯穿了敷在反应堆堆体顶层厚达数米的防爆水泥隔层,引起了反应堆主体内部猛烈爆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