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行动--以色列空袭伊拉克核反应堆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巴比伦行动--以色列空袭伊拉克核反应堆 (1 / 7)
        历史的时针转至1981年,两伊战火愈演愈烈。伊拉克共和国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全力以赴地操纵着战争机器,这场一眼看不到头的战争已使他绞尽了脑汁。然而,他做梦也想不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另一场战争的阴云正悄然向他袭来。

        雄心勃勃的核计划

        伊拉克与以色列并无边界接壤,伊拉克之所以憎恨以色列,完全是出于共同的阿拉伯意识。1973年,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伊拉克派出了2个最精锐的坦克师赴叙利亚参战。在戈兰高地,叙伊联军同以色列装甲部队打得天昏地暗,并一度攻入距以色列本土仅数公里之遥的约旦河阿里桥以东地区。

        从那以后,两国积怨更深,互把对方视为最危险的敌人。

        为了抗衡以色列的核军备,伊拉克20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地推行本国的核计划。按照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伊拉克最终将建成若干个重水型核反应堆。

        任何一个稍有物理知识的人都知道,拥有核反应堆,就不难得到装配核武器所需要的放射性原料。

        为了发展核技术,早在1959年,伊拉克就同苏联人签订了核技术协议。不过,当时采取的行动还是不大的。然而,到了70年代,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伊拉克雄心勃勃的强人萨达姆想使这个盛产石油的国家成为中东居领导地位的阿拉伯国家。他要求法国和意大利这2个伊拉克石油的主要顾客提供先进的核技术,包括1座威力强大的核反应堆和1座能提供制造武器级燃料的钚分离工厂。

        起初,以色列人对伊拉克发展核技术不屑一顾,认为伊拉克发展核武器纯属天方夜潭。然而,到了1976年,以色列的情报专家开始对伊拉克研究核的意图和能力感到严重不安。此时,伊拉克原子能委员会每年的预算由500万美元猛增至7000万美元;伊拉克同意大利签订了购买热室的协定,这可使伊拉克获得研制武器级钚的能力。此外,伊拉克还和法国签订了一项合同,规定法国到1981年在巴格达郊外的图瓦伊塔建造1座价值2.75亿美元的奥西拉克研究反应堆。

        以色列的秘密情报机构摩萨德还获悉:伊拉克的一些代表团在法国、西德、意大利和瑞典进行了核设施考察。一位以色列情报官员说:“他们在购买数量使人吃惊的核硬件和技术资料。

        伊拉克发展核技术的情报雪片般地飞到以色列总理贝京的办公桌上,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消除伊拉克的核威胁已刻不容缓!

        巴比伦行动计划出笼

        为了阻止伊拉克发展核武器,以色列首先在外交上展开攻势。驻西欧各国首都的以色列外交官要求那些同伊拉克打交道的国家要谨慎些,然而收效甚微。这些国家根本不买以色列人的帐,依旧我行我素。

        外交方式失败之后,以色列官员们进行了一场辩论,辩论的主题是是否可以用武力把在巴格达郊外正在建造中的法国反应堆摧毁。但是,当时以色列拥有的最先进的美制F-4“鬼怪式战斗轰炸机航程较短,还不能作远距离的空袭,只好作罢。

        此计不成,以色列又生一计,派出大批特工人员对与伊拉克核计划有牵连的人进行谋杀,但也未能阻止伊拉克核计划的顺利实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