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一路向北 (1 / 3)
又一次骑马走在冰天雪地中,张凡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和冬天有缘,来到这里一年多了,两个冬天都要往更冷的北方行去。他还记得就在两天前,自己刚刚为太子上完学,朱翊钧正缠着他说些故事,皇帝的圣旨就到了。他头一次听到的时候倒不是受宠若惊,而是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知道隆庆为何会如此地提拔自己,好像自己也没有做过什么值得隆庆注意的事情。不过对于升迁他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张凡刚及弱冠之龄就能坐到礼部实打实的三把手,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位!只不过看到自己又要往北方去,而且这次还是要深入北方,一直到鞑靼深处。
“唉!”张凡深深叹了口气,不知不觉又想到临行前的那个夜晚。茹雪对于张凡要离开很是紧张,张凡也曾劝慰她这次行程没有什么大的危险,可是才新婚两个多月的茹雪哪里放的下心,那晚更是对张凡千依百顺,如今都让他回味无穷。一片雪花飘进了张凡的衣领,被体温瞬间化成冰凉的雪水,很是刺激。张凡被激灵过来,回过神把脑中那绮丽的幻想压了下去,看着身旁一同骑马行走的鞑子,开始考虑这次北行的目的。
圣旨颁下之后,隆庆就召见了张凡,其实主要是想看看张凡对于这件事的主张罢了。张凡倒不是个偏激的人,也不是什么种族论者,对于鞑子来说,他恨他们频频劫掠北疆百姓,可是他倒也知道鞑子的想法,没有谁会在平安富足的情况下还干这种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买卖。不过要说张凡真要有什么完全消灭鞑子隐患的方法,可能就是利用华夏文化那种包容万千的博大来同化他们,只不过这个时间要很长时间,几年、几十年都不一定。张凡向隆庆提出了自己这种想法,隆庆也明白。相对于和他们和平共处,要消灭他们更是难上加难,出了长城再往北是一片比大明朝万里江山还要大的土地,鞑子可以随意的迁到任何地方,或者是分散开来,这对于军队作战来说更是不利。张凡的办法虽然耗时颇长,不过相比起来更加有成效,而且实行的成本也低,倒是可以考虑。
当时虽然隆庆已经拍板决定跟鞑子商议重开互市之事,可是朝中依然有许多人不同意。这些大都是些酸儒级别的人,脑子里始终保持着自我天下第一的想法,要让他们去和鞑子一同坐下来商议互市,甚至是向鞑子传播自己的文明,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好在内阁中倒是没有有这样想法的人。这些人还是比较有眼光的,他们大都认为过去那种对于俺答的互市和好要求一概拒绝并非上策,反而是会酿成祸害的。而主张与鞑靼通贡互市,满足俺答等鞑靼领导和贵族的要求,鞑子可以轻易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样可以使得边疆安定。如今更有戚继光主持修缮和加固辖区内的长城,并新筑1000余座观敌塔,这样一来,安全也有了保障。
如此一来,皇帝和内阁这两个核心都同意了,下面那些反对声音也就小了下去。只是张居正还要跟张凡交代一番,张凡才从皇帝那里出来就被张居正叫了去。
“老师,叫我前来可是为了和鞑靼互市之事?”张凡问道。
“正是,远德,为师要知道你是怎么打算的。”张居正开门见山地说道。
“其实学生也觉得和鞑靼互市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张凡说道,“道理很明显,鞑子不必冒风险就能得到想要的粮食、布匹、茶砖以及各种东西,而他们只要付出他们盛产的牛羊就可以了,这样也不会再来骚扰边疆。而且这样一来,我大明的也可以有所收获,何乐而不为!”
“这个道理谁都懂。”张居正见张凡也是站在自己一边的,放下了心,随即又说道,“你此番前去倒也是责任重大,鞑靼内部想必也不是铁板一块,定然会有人从中阻挠。”
“这点学生知晓。”张凡说道,“我也无意挑起鞑靼内部的斗争,只要这次互市能够顺利开通,一切都不成问题。”
“还要提防鞑子得寸进尺,那些无理的要求……”张居正还有些担心,他怕张凡初次担此重任,心有余而力不足。
“老师请放心,学生随时初次上阵,不过这次责任重大,定然会三思而后行。”张凡说道。
“这我就放心了。”张居正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