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八十七章 转折开始 (2 / 3)
“公公切莫动怒。”刘思问赶紧说道,“不错,我与张大人乃是同僚,虽然说平日里也没有太多交集,不过总的来说,我与张大人还算是不错的。但是,案子就是案子,有道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番话不仅仅是当年公孙鞅(既商鞅)所说过的,本朝已有实例。若果最终查明,此事的确是张大人所为的话,本官绝对不会顾念私情,徇私枉法。但是此刻,一切都还未成定数,如果贸然如此行事的话,只恐怕会铸成大错啊!”
“那依着刘大人的意思,这案子到底该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拖下去吧!”冯宝见刘思问这么一说,也是无法应答,只得做出了妥协。
“不,实际上还有个办法。”刘思问笑着说道,“如今虽然不知道这封信究竟是何人所写,但是张四维的嫌疑最大,自然是还要从他入手。”
“可是,方才咱家的提议,都被刘大人否决了。”刘思问这么一说,就连冯宝都是疑惑起来了,“不知刘大人到底打算怎么做呢。”
“其实也简单的很。”刘思问说道,“其实,一直到昨天,张大人回到京城之时,本官也是想刑部要来了前往山西调查的卷宗,也算是弄清楚了这件事情的前前后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是,当本官看过刑部的卷宗之后,心中就一直是有个疑问。如果说这件事情,当真是张四维在背后操纵的话,那么他是如何将信送到这八个人手上的呢?
“当时,张四维身在山西,这一点如今已经是确信无疑了,不作他想。可是如此一来,事情当真就怪了。从张四维的老家到京城,就算是朝廷的急报,也需要半天的时间。更不用说,如果是这件事情的话,必然是需要引人耳目的,那传递信的速度就更慢了。而且,还不只是这些。张四维当时的人并不在他家中,而是在山西总督王崇古的军营中,他跟着军营一同操练。如此一来的话,就更加让人想不通了。张四维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将信从山西在半天之内就传到京城呢?”
刘思问这么一说,让在场的气氛有了很大的改变。不错,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索的地方。且不去管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光是从时间上面来考虑的话,张四维也是不够的。如此一来,很多人都看到了希望。
“这还不简单吗?”不过,冯宝倒是对于这个问题并不觉得棘手,非常轻松地说道,“不错,正如同刘大人所言一样,若是让人去送信的话,又不能太过显眼,那怎么说也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才行。但是,莫非刘大人忘记了,飞鸽传书?”
这个问题是冯宝早就已经想好了的。实际上,飞鸽传书这种事情,很早就有人在做了,这片土地上也不例外。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何时开始的,不过从人们能够找得到的记录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遭灾隋唐之时,就有人这么做了。
时至今日,这种方式早就已经被大量应用了。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传递消息的速度快,而且还非常方便,随时随地都能够传递消息。尤其是在军队当中,这绝对是一种能够极大提高军情传递效率的“工具”。大明朝廷就有不少专门驯养的信鸽用在这里,而且这也并不是什么违禁的事情,个人蓄养信鸽并不犯法。
如果说,张四维是用这种方式来传递这封信的话,那别说一天时间了,半天都用不了,信就传到了。
“不错,公公此言也是有道理。”刘思问说道,“只不过,张四维一开始到底是从何得知这个消息的呢?这一次河南、南直隶和山东,三地同时发了水患,而山东要迟了一天。却是在水患发生的第二天,百姓们到得京城也才半天时间,就发生了这件事情。而山西那边又没有水患,再加上当时张四维还跟在军中,根本就无法知道这些消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