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节 山村偶遇 (3 / 4)
霍子侯站起身来,拿起一册竹简一看,正是李斯的《仓颉篇》,用来启蒙稚子最好不过。
霍子侯此时不禁对汉太祖当年的深谋远虑,佩服起来。
乡老制度就像一张无孔不入的蜘蛛网,通过政府的鼓励与提倡,把整个大汉所有的郡县乡村联结在一起。
通过对乡老的奖励与国家扶持,从而建立起一个基本的农村教育体系。
尽管这个体系非常落后,而且效率低下。
但,有跟没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了这样一个体系,至少,贫困的农户子弟有机会接触到文化,在愚昧的地区播下文明的种子。
这也非常符合孔子所说的【移风易俗】。
不过,农村还是太穷了,在大多数地方,乡老自己都不识字……
而在辽西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偏僻的山村,霍子侯觉得自己竟然能够看到一位识字读书的乡老,实在是很幸运。
“蒙以养正,圣功也!”霍子侯放下竹简,转身对老人家再一揖道:“老人家功德无量,足以福泽子孙后代千百世啊!”
“呵呵,老朽不过是做了些自己该做的事情,谈不上什么功德不功德的!”老人谦虚的道:“当年,假如老朽不是跟在程将军身边做过亲兵,估计老朽也不识不得这些书,只能让他们烂在角落里!”
“可是程不识将军?”霍子侯问道。
“正是!”老人家点点头道。
霍子侯肃然起敬,这时候他才想起自己都还没问人家姓名,忙道:“不知老大人高姓?”
“老朽姓赵,却是入不得贵人耳……”赵姓老人呵呵的笑着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