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血色之夜之一(附地图)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血色之夜之一(附地图) (1 / 4)
        [[[CP|W:250|H:190|A:L|U:http://file1.qidian.com/chapters/20103/20/1496095634047230020672460848157.jpg]]]章节前说明:

        一些读者要求附加一些地图,地图我自己有的,但不是电子版,现在在网上找了一张《陇右道西部》的,为大唐全盛时期陇右道的,由于缩放的问题,“怛罗斯”、“俱兰城”的地名看得不是很清楚,不过大家可以看见当今的中亚五国、阿富汗大部分和伊朗、巴基斯坦的一部分都囊括在内,全部属于大唐安西大都护府管辖。

        这个版本的地图是谭其骧先生主持编画的,相对比较保守,还有一幅日本人画的,将唐朝的西部边疆估算到包括伊朗的大部分,直抵波斯湾,几乎有半个亚洲了。个人感觉谭其骧先生的这幅保守了些,而日本人的那幅又貌似夸大了些,当然,由于日本人近代以来的中国史学做得比我们还好,所以也许人家的估算才是正确的呢(^_^)

        现在地图上大家可以看见,陇右道西部和北部有两个边境大湖,最西边那个最大的是咸海,当时叫火寻海,地图中间偏北的那个月牙型弯弯的湖泊,就是文中提到的夷播海,也就是巴尔喀什湖。夷播海西南边有一个蝌蚪形状的沙漠,那就是当前更新常常提到的碎叶沙漠了。怛罗斯和俱兰城就位于碎叶沙漠的南边,怛罗斯河在当代应该已经干涸了。

        这幅地图是行政图,只有河流,没有画出山脉,俱兰城和八剌沙衮之间的直线距离看起来不远,其实中间隔着老大的沙漠和一座俱兰山脉,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来说,路是很不好走的。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拿一张比较清楚的中亚地形图来对比这幅大唐陇右道西部的行政图,或者能相见到当时的地理交通情况。

        如果有朋友能找到更好的地图,欢迎提供。

        本文发生的时间已不是盛唐时期,所以有些行政地名也有变化了,在中亚,连城市都可能会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而有较大移动的。

        最后,祝各位看官读《唐骑》读得开心顺心。俺会继续努力滴。^_^

        以下转入正文。

        ――――――――――――――――――――――――――――

        “赢了!”

        谷口处,张迈说。

        这八倍山是唐军设下的圈套,乃是一个“伪围点真打援”的诡计。

        唐军从下巴儿思迅速出击,一路飞驰,来到这八倍山附近,杨易见此处地形适宜伏击,便建议与其夜袭俱兰,不如试着诱敌军出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