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蛰(第二更,求月票!)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五章 蛰(第二更,求月票!) (1 / 4)
        各掖下起了第场雪。雪不大,却有种爽快的凉弩然,能从凉意中感到爽快,是由于张迈的心情。

        现在的张迈,和以前不同工

        在灯下谷的时候,他获取情报要靠自己去闯,甚至冒险地进行试探性攻城,但现在他人在甘州,却已经收到了来自中原的第一份情报。

        鲁嘉陵的手腕越来越高明了。尽管是在这个混乱的河西,他仍然利用寺庙系统,广派由他培的游方僧人,搭建起了一个让张迈也为之惊叹的情报网络。河西盗匪横行,但有个好处一无论胡汉,不管是牧民还是农夫,十有**都信佛。甚至连剪径的强盗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不杀僧侣。当然,也不是说僧侣就一定安全,然而遍布西北的佛教体系,还是让僧人在各种行动上方便得多。加上鲁嘉陵掌控着数百座寺庙的蝶印,所以他派出去的僧侣都是有凭有证的“真僧”而且各宗各派的都有。现在的凉兰河廓的消息张迈纵然说不上了如指掌至少也大致明了了,甚至关中也有了河西僧人的踪迹,最远的一个特派胡僧甚至已经进入东都。

        僧侣们出去以后,一边行脚。一边探查情报,若有所愕便写成佛经偈语设法传回来,这些偈语却都是有秘密暗号的,传回张掖之后,自然会有司文僧将之翻泽出来。

        所以现在张迈石在张掖,眼睛却仿佛已能看透整个西北,甚至窥觑到了中原的机密。

        凉州土豪的动态张迈也不是不知道,但是他不急。

        这个时候,张掖城内已经渐渐焕了生机。本来,一座城市要想从荒废中忽然展起来是很困难的,别的不说,光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就足以让一个帝国动用倾国之力也得至少一代人才能完成。但也直到这时,张迈才体会到了大唐帝国遗产之丰厚!

        要知道,唐朝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极其坚固,其中有两项尤其宏伟,一是水6交通干道的铺设。二是各道、州、县等中心城市建设以及主要农业地区的水利设施。后世欧人但知金字塔这种看得见的雄伟。却不晓得汉唐这种不夺人目却泽及百代的基础设施才更加伟大。

        交通干道的建设是自秦汉以来就历代不断的,而展到大唐尤其辉煌,甚至到了明朝灭卢,顾炎武周游全国的时候,还现在许多地方用的都还是唐朝的驿道设施,顾炎武时代尚能有如此感慨,唐朝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坚牢可想而知。

        西北虽然胡化多年,但像酒泉、张掖、凉州、金城这些大城池,城内的民居虽然荒废了,其总体规模仍在。至于城外的许多水利设施,虽经多年的风霜雪雨,但只要修补一番便仍然能够使用。

        因此当张迈在展农业、商业乃至手工业的时候,便有一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感觉,而这东风。便是一套良好的政治秩序。

        忽然之间,张迈有些明白中国古代为什么能屹立称雄千年不倒了一那就是因为先辈们已经打下了万分娑实的底子,因此后辈只要政治秩序稍上轨道,整个国家便能创造出令世界其它地区难以望其项背的成就!

        甘州城内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在冒着寒风兴土木了,秋银的宫殿,这时候也已经被改造成了甘州行政中枢,宫殿左边为政务厅,右边为军务厅。后园分成了若干房屋,作为在张掖没有家室的属官的居处,张迈也在其中分到了一间较大的屋子。不过按照规定,这间屋子也不是他的永业。一旦他离开张掖,这间屋子就必须挪作公用,确切点说,就只是他的宿舍而已。

        他是整个西北唐军最高级的官员兼最高级的将领,也安于这样的待遇。他的生活基本与奢侈无缘,最多只算舒适,比起普通百姓人家来相去不远。最高领袖作风如此,上行下效,普通兵将眼见大将军也如此,自然也就不好贪得无厌地要求赏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