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百工至 百具随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零章 百工至 百具随 (2 / 3)
        郑济笑道:“高昌这一杯羹。我们在战前早就分到不少了,继续和别人抢也没意思,便你留下,能争多少便多少吧。我这次东进,却是因为更远的东方,有着一本千利、一本万利的所在!”郑豪嚼舌道:“一本万利”二公子,你这话,怕是有些夸张。”

        郑济冷笑道:“什么夸张!你们也不想想,如今大都护网得大胜,从疏勒攻防的经验看来,此战之后必然有大量战奴,这些是人之资财,国家东拓,必得新土,这些是地之资财,甘、肃、凉、兰有人有土,偏偏又荒废已久,人和土地都不值钱。而积攒在龟兹、高昌的商流,要涌到那边去,却还需要一段时间,若我们能抢先一步进入甘肃凉兰,圈地置业、买人买奴,今日所花一金。可当一年后十金百金,所付出的既比在高昌与各家争竞来得低,而将来丝路打开,那里的地值却肯定会升得比这边更快!”

        郑汉沉吟道:“可是二哥你别忘了。龟兹、高昌的商流或许没那么快就抵达甘肃凉兰,但沙州那边大家族财势之大,比这边却只高不低,眼看丝路就算通了,以后也只会走瓜州。没必要再绕沙州,沙州将来只宜务农,不宜务商,沙州的商人只要稍有眼光便知道应该东进,河西是沙州人的地头,他们东进置业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未必抢得过他们

        郑济大喜道:“老四!好,好!你能想得到这一层那可真是不容易。不过你想的还不够透彻!若我们去得够快时,甘肃凉兰的机会。大都护会先给我们的。沙州的财主们最多只能跟在我们屁股后头,说不定还得委托我们,才能干成事呢!”

        郑汉一奇:“这是为什么?”随即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郑济见了郑汉的神色,笑道:“咱们亲,沙州人疏,咱们是故人,沙州那些人却才纳入治下,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甘肃凉兰的军事重镇,必由大兵把守,至于资财命脉,大都护也断断不会轻易让之落入未经考验者手中的。”

        郑济计议既定,马上便行,楼兰古道并不十分安全,道路又难走,然而他却义无反顾。就在他动身的时候。河西大捷的消息也渐渐在消息最灵通的小范围内传开。郑济如今已是西北商界的大人物,他有个什么动静,哪里瞒得过人?

        奈布先听说郑济要往东方尖,便请他带自只的妻弟起老。教叩赞拔的妻族,他的商号里头有些军方将领间接参股,这情况郑济自也明白,且东方之大利他一个人也啃不下。便答允了。

        再跟着洛甫也请郑济带上自己的儿子。如此一拖三,三拖九,拖来拖去。到郑济出时,竟形成了一个几千人的大商队,这几千人里自然有私兵和保镖,也有挑夫和伙夫主体是几个大商族的结合体,外围则有许多消息灵通的小商贩,甚至一些完全弄不明白怎么回事,只是靠着直觉认为跟着郑家总没错的蒙混者。

        郑济用大马车装了货物,向安守敬要到了特别通行的文书。而其他家族和商户则大多用骖驻。

        因高昌这时候尚未完全打通,所以唐军还布置了一定的军力维持着这条迂回的通道以确保沙州与渠离之间的通信。郑济一行过渠离之后。在楼兰古城停一停,经过一段极其艰险困苦的沙漠旅行之后,这批人便抵达了沙州。

        李脑听说郑济西来,而且还准备往东方去,心中一喜,寻思:“这些是我们的人,到了东边不但能繁荣商道。而且会对我们的东拓事业有大帮助。”便特别拟了文书,让沿途驻军予以照顾。

        沙州的大族听说了郑济乃是郑渭的兄长,又见李脑如此款待,无不赶来结交,其中更有一部分派遣了子弟与之结伴东行。张、宋、李三家更取出千金,入伙了郑济的商号。

        郑济在沙州也未久留,很快就进入瓜州,跟着转入酒泉,进入张掖。

        酒泉与张掖的荒凉让许多没眼光的随行商人都感失望,唯郑济却暗中手舞足蹈,此时河西寺庙已开始传诵张迈功德,提出佛教要拥戴张特使接掌黄河以西所有夫唐故土的主张。郑济听到消息心中暗喜:“看来一切都与我所料甚是相同。”

        张迈本来已打算前往凉州的了。听说郑济赶到特为他停留一日,又见他带来了这么庞大的一个商团来。欢喜道:“郑济兄,我东进以来,身边能谈打仗的人才不少,能谈经济的人才却不多,有许多事情想找郑渭商量,他一时半会却还过不来,既见到了你,往后身边可就多了一个。能商议大事的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