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莫测高深? (2 / 3)
随着军事上不断的胜利,德意志的外交空间也在不断的增涨。最明显的就是一旦征服法国,整个西欧就将是德意志主控一切的西欧,那时德意志只要大方向没有出现错误。比如,占领的的管理上没有出现致命的错误,建立与各占领的民众、资本家之间的初步信任关系,西欧的资源就将全为德意志所用,那时德意志理念上的兵器将得到全面的发展,只因德意志已经不再需要颤颤栗栗的节省资源。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德意志拥有如何先进的武器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占领的处理不慎,一个强大的帝国就将崩溃。历史上很多原本强大的帝国。就是因为占领的管理方式出现错误导致本土遭受牵连,使得一个原本强悍的帝国崩溃。
日耳曼人自谕是罗马帝国的真正继承者,然而让人胸闷的是,在原有的历史上,她根本没有从罗马帝国的崩溃上得到什么启示,那时的高层把剥削占领的人民的财产当作是天经的义的事情,很多有价值的军工厂在错误的决策下导致完全毁灭,一个个原本可以为德意志战争事业做贡献的工厂被拆迁。或者是直接限制生产军工业品,从而导致占领的的工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占领的的民众普遍失业、或是薪资过低,资本家的利益也遭到剥夺,抵触情绪的蔓延直接让占领的变得烽烟四起,德意志很大一部分兵力陷在占领的不能动弹。这却也不是真正致命的原因,真正要命的是原本该为德意志战争事业做出贡献的工业区变成了废墟,这样的占领成了形式上的占领。只是增加了德意志的负担,而没有让德意志得到什么好处。
现在的德意志还会犯这种错误吗?答案是肯定的:以一个过来人身份徐阳非常有觉悟。那便是暂时牺牲一点利益来建立与占领的人民之间的互信关系,短期内的磨合不那便用实际的利益拉拢那些资本家,让他们为德意志的事业做贡献。徐阳深知欧洲人的本性,那便是身份越高、越有钱,国家的意识就越淡薄,有很多富人在欧洲甚至并非一国之民,他们普遍拥有两个国籍(甚至更多),只要有利益,这些资本家才不管是被什么人统治。
相对的,民众的心理也是一样的,只要能生活得更美好,民众也不介意到底是被谁统治。说起来,欧洲人一直都渴望回到古世纪罗马帝国的统一状态,现在的欧洲人大多自谕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政府或许会因为利益问题而拒绝统一,但是人民的思想政府是管不到的。实事也是如此,日耳曼人、法兰克人、西哥特人、汪达尔人本来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而由现在表现强大的日耳曼人来统一欧洲,只要日耳曼人表现出足够的文明,其实这是一件很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德意志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在徐阳看来,占领的的矛盾问题应该优先被重视。随着德意志打败的敌人越多,占领的也必然会随即增加,以其到那个时候被占领的的问题搅得身心疲惫,不如现在就着手解决占领的的矛盾问题,毕竟现在的情势对德意志有利。
目前美国正在观望欧洲的组成的国家绝对不希望看见欧洲出现一个超级大国,她会想方设法的破坏这个大国的所有意图。近来这个国家的态度开始明朗,她的国会已经多次讨论参战的可能性,美国总统比较倾向于孤悬海外一直与欧洲本土不合的英国,罗斯福的意思明显不过,他要在欧洲插上一枚钉子,选择英国人也是有历史根据的。只因英国人绝对不甘心让欧洲大陆出现统一,欧洲的统一将会使英国失去欧洲大陆的所有利益。
欧洲蛀虫可不是白叫的,英国绝对不会让欧洲出现统一,欧洲的统一对于英国人能来说,绝对是世界末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不列颠人宁可让远在太平洋那边的美国获得利益,也不愿意让欧洲出现霸主。法国从近代就一直是英国在欧洲大陆安放的一把利剑,英国和法国交好的唯一目的就是利用法国搅乱欧洲大陆。而她也成功的让欧洲再次陷入战火,可惜的是英国人没有把握好力度,惹上了一个容易偏执、且以刻板出名的日尔曼民族,她开始害怕了……
当夜,柏林酒店举行了一个非正式的多国合办的宴会,徐阳亲身参加让这个酒会充满政治交易的味道。事实上,徐阳当晚极少与人交淡,他总是礼貌性的所有人交谈。
大岛浩无论如何的区模仿。可他终究还是一个日本人,他玩的有点离题,除了表现出一种崇拜。在很多时候,他总是表现得极为矜持。在徐阳答应让日本军官团参观德意志军工厂之后,大岛浩开始不谈政治上的事情,只是安静的跟在徐阳身后,看着徐阳与每一位与会的外交官礼貌性的交谈,他表现出的是一种追随者的态度。
现在,徐阳正与苏联的外交官交谈,这个苏联外交官的名字长到让人根本不想记住。但是徐阳必需记。他念出一大串俄文时,这个苏联外交官高兴的呵呵直笑。
徐阳总是称呼他西维亚基夫,这是这名苏联外交官祖上一位很有名的祖先的名字,后来被加进这名苏联外交官家族的姓氏中去。徐阳会这么称呼的原因是,西维亚基夫从德文和俄文的理解上可以被理解成为建立友谊的意思,显然这个叫法十分适合反应目前两国的关系。
西维亚基夫交谈的同时,看到大岛浩一直跟随在徐阳身后,脸上戒备的表情十分明显。很显然的。他非常不想看见德国和日本走在一起,目前苏联也在尝试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为了把重心放到欧洲上面来。不管是沙俄时代,还是目前的苏维埃时代。这个国土辽阔的国家一望进入欧洲各国的社交***,尽管这个庞大帝国有很强的军事实力,可是欧洲各国并不承认她是欧洲国家,一直把她排除在欧洲之外,这也让无论是沙俄或者是苏维埃都从内心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那便是极为的痛恨所有欧洲人。
苏联与德国的合作,直接让苏联在欧洲获得了一个前哨站,那便是原本波兰的东部领土。斯拉夫人可谓是欣喜若狂,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斯拉夫人也在苦恼与日耳曼人之间的相处关系。实事摆在眼前,斯拉夫人就是因为有日耳曼人挡在前面才会选择向北欧方向发动军事入侵行动,毕竟有《德苏互不侵犯》的限制。在远东方向,苏联也和日本处于一种十分混乱的交战状态下,为何称之为混乱?答案就在于两国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但却极少发生武装冲突,有也是局部性的磨擦。原因是日本自觉现在还没有足够实力挑战苏联,苏联又缺乏进军远东的兴趣,苏联只想巩固从清朝那里得到的中国领土,可是双方又觉得这么持续下去是在浪费兵力,这也才有混乱情势的诞生。
有时候国与国之间的相处关系十分的荒谬,德、苏、日现在就处于这种荒谬的形式下,到了一定的时间,这三个国家无论愿不愿意都会产生矛盾,进而引发战争。现在,、拉拢盟友,显然,利益交换成了唯一可做的事情,因为谁都还没有准备好。德国的主要军事力量被牵扯在欧洲西部;苏联又对远东缺乏兴趣,她想的是征服北欧;日本则是兵力大部分被牵扯在中国,资源又开始出现紧缺,开始把目光转向**和太平洋。这样的情势下,似乎谁都不想先撕破那层薄薄的伪装,所以暂时的三方对歧成了唯一可以面对的现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