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宣战!(二)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宣战!(二) (2 / 4)
        斯达克家族利用一年半的时间已经将势力扩展到整个德意志第三帝国,与别人相比,斯达克绝对扩展得毫无顾忌。这个家族懂得怎么去平衡各方势力,这个已经崛起的家族有着奇特的身份和绝对的优势。它既代表容克也代表国防军,按照理解,它掌控的武装党卫军既是双方势力的力量。没有人会反对利用手段来增强手中的力量,而且局势也迫使德意志接受武装党卫军的存在,因为武装党卫军不属于国防军系统,各国没有借口对德意志国家武装力量扩充来进行诽谤。

        现在的武装党卫军,它的各部门指挥官皆是从国防军抽调的将领,是一个变相的国防军。统帅部坚信,这支武装力量将在德意志需要的时候,进入战场。数量庞大的武装党卫军可以做很多事,这支军队以后将负责占领区的戎卫,和接受低强度的作战。统帅部坚信,在日尔曼民族团结、奋斗的氛围下,这是一支可靠的武装。

        徐阳站在敞篷车上挺直身躯,他目光锁定在一个特别的党卫军方阵。这个方阵全部由18-23岁的士兵组成,这些士兵经过严格删选,被专家认为是纯正血统的日尔曼青少年。

        这些青少年全部来自一个团体,这个团体的名称正名叫德意志青年团,不过他们自称是斯达克青年团。在德意志的各个地区都有青年团的训练基地,不过他们又自称军校。军校择优从各地选拔青少年入学,在军校里面学习战斗技能以及相关的军事知识、民生常识,他们从军校毕业后会被安排进军队、地区市府、甚至是占领地进行工作。

        目前德意志的失业率是0.6%,这绝对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骄傲。但是为什么失业率会如此之少?答案在于国家为国民选择合适的工作!

        目前德意志国控工厂达到七十多万家,适合干重活的男人被安排进入合适的工厂工作,尽管工资是如此的少,但也至少有个工作岗位。妇女们被安排进德意志的轻工业工厂负责生产一些杂碎的零件,例如军服加工厂。

        从备战日起,德意志的参军热情提高,以每年16%的速度在增涨。比如说,如果以前每一年需要100件军装,从备战日起;每年需要增加16件军装。

        妇女们的天份被挖掘出来,女性设计的迷彩军服深受士兵们的喜爱,那种样式威武、且能散热(或保暖)的军服可以适应欧洲大陆的绝大多数地区作战需要。

        在1932年,德意志总共有10万的国防军。到1939年,德意志总有30万的国防军,另外还有编外的360万武装党卫军。算一算,这需要多少件军服?每年又需要更换多少件的军服?

        数十位高级将领跟随在帝国元首的身后走上勃兰登堡门前设立的高台,他们一致高傲的将头昂起,走路时将身躯用力挺直。

        安装在柏林市区各处的扩音器猛然响起“全军准备!”的命令,所有军人精神一震,全部换成持枪正步走的姿势。

        被搭建得相当完善的观礼席可以容纳超过20万的民众,中央广场的非检阅区又能容纳2万名民众,包括聚集在德意志各地广播前设备前的民众,还有国外那些关注德意志情势的外国人,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至少有2.8亿人在凝听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的讲话。

        早在帝国元首和高级将领们登上勃兰登堡门前设立的高台时,所有的摄像师已经准备完毕,他们将从三个方位记录这场属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盛事,然后制作成黑白电影在所有可以传播的地区进行宣传。

        国防军的队列出现在视野,几十万民众霍地一起站立,声势浩大!

        国防军踏着鹅步,就像一群骄傲的国王企鹅昂首迈步进入主阅兵道。走在前列的是一个数量为250人的持旗方阵,3个身材特别高大强壮的士兵手持巨大的三色战旗稳重且有力的踏着地面缓步前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