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风乍起 第十二节 耿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卷 风乍起 第十二节 耿纪
        六月chu一的襄阳很热闹,准备了半年之久的大汉第一届博览会这个新鲜玩意终于召开了。在襄阳书院新建成的院落中,琳琅满目的各种稀奇物品摆出了足足十条通道,通道两边都是笑面迎Ke、热qing得有些过份的商家。不过川liu不息的人群大部分的注意力并不在此,他们都知道,摆在校舍空地上的东西再好看,再新奇,也不过是比那些根本没有入围,只能摆在襄阳大街上的东西好一点,但也仅仅如此,他们的货物远远不是博览会上最好的----虽然这些东西已经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稀罕物----最好的东西都在校舍里,蔡家书坊的新书,庞家酒坊最新酿出来的据说值一金一瓮的好酒,蒯家能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的药茶,还有列侯木匠刘琮和韩暨等人主持的工学院研究的最新机械,都在一间间的校舍里,分别呈列,有专人讲解。

        不过,现在他们只能在外面转转,因为小曹将军正陪着许县天派来的贵Ke在参观,闲杂人等必须等贵Ke走了,他们才能进去一饱眼福,而且为了保证秩序,必须持票入场。这些参观票现在是襄阳最热门的货物,黑市价已经炒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而且还有个问题,不是你肯花钱买到票就能进去随便看,仅仅有票还不行,有些东西你还需要南郡太守刘巴亲手签发的通行证,大有都在传说,那些东西才是最值钱的玩意,都是一本万利的好东西,将来不管是哪家得了,想不发财都不行。

        远道而来的商人、士都在猜测着那些要保密的东西是什么,而钦差大臣伏典和侍中耿纪却在这些东西面前目瞪口呆。伏典指着刘琮、周群等人通力合作了大半年才搞出来的浑天仪,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这就是张平的那个浑天仪?”

        曹冲连忙陪笑说道:“guo舅学问广博,果然非同小可,一眼就被你认出来了。不错。这就是张平地浑天仪,是阆中周仲直和蜀郡张南和与刘仲玉、韩公至根据张平的遗著,花了半年时间研制出来的,guo舅可是除了他们几个之外,第一个看到此物的人。”他一边说一边将刘琮拉到伏典面前:“仲玉他们为了研制这个浑天仪,可是花了不少jing力,好多机巧,书中描述得并不详细,是仲玉多次试验才有的结果。”

        伏典看了刘琮一眼,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他知道刘景升的这个小儿做木匠是把好手。对诗书却是蛤蟆跳水----扑通扑通,跟他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他直觉的觉得这个列侯木匠就是个手艺人而已,主要应该还是对易经颇有研究的周仲直和张南和的功劳。所以他对憨笑着地刘琮只是假笑了笑,然后就转过身去和荀悦探讨这个浑天仪的妙用了。

        刘琮的脸一下黑了。

        曹冲拉着刘琮苦笑着摇了摇头,示意他别生气。刘琮瞪了一眼伏典的后背,愤愤不平的走到一边去了。他在外面的展台间走了一会,刚刚拿起一株看起来很是奇怪的花前站定,却见许靖被一个东张西望的年轻人拉着。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一见到他,许靖就大声的叫了起来:“仲玉,仲玉,总算找到你了。”一边说着,一边挣脱了那个年轻人的手:“好了,你想见的人就在这儿,别再拉着我了,让我喘口气,唉呀。你这个竖,跑这么急干嘛,把我这把老骨头都拖散了。”

        刘琮有些不解的看着这一老一少,上下打量了一下那个年轻人,那年轻人看起来和他差不多大。^^.--中文^^眉清目秀,看着刘琮有些紧张的搓了搓手,拱手说道:“汝南陈。见过刘教席。”

        刘琮连忙拱手回礼:“不知有何见教。”

        陈脸一红,yu言又止,回头求助的看了一眼许靖。许靖刚刚喘了两口气,脸se还有些chao红,见陈看他,抬手给了陈一个爆栗:“竖,不让你来,你吵着要见刘教席,见到刘教席了。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倒哑巴了。”

        陈一缩头。嘿嘿笑了两声,许靖白了他一眼。抚了抚胡须说道:“仲玉,奉宗是我兄长的外孙,年少而孤,长在我家,他跟你一样,对诗书不敢兴趣,对摆弄这些物件倒有些灵xing,见过你做的东西后,一直吵着要来向你请教,这次法孝直派人来襄阳参加盛会,他就跟着来了,一到襄阳就找你这个大忙人,这不,今天才见到你。咦,对了,仲玉你不陪着钦差大臣,跑到外面来干什么?”

        刘琮有些尴尬地笑道:“伏大人正在和荀先生谈浑天仪,我又不喜欢听那些之乎者也的,就出来转转了,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玩艺,买点回去给小儿玩。”

        许靖一听,连忙说道:“那你指点一下我这外孙,我进去听听伏大人说些什么。”说着,不等刘琮应允,以一种他这个年龄很难得的敏捷飞快的跑了进去。刘琮看着如飞一般的消失地许靖,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陈见他出神,静静的候了片刻,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刘琮才回去神来,不免有些不好意SI。他看了看陈,一时找不到话,便随手指了指那花说道:“奉宗可见过这种花?”

        陈顿时来了jing神:“见过见过,这是天竺传过来地花,名为白叠,在益州也是个稀罕物事,一盆大概要两金的……”

        曹冲陪着伏典和耿纪参观了半天,对伏典说的那些话他根本听不太懂,也不想听懂,好在有个学问jing深的荀悦在旁边顶着,他才没有丢人。他就觉得奇怪,怎么看到这些东西伏典除了对那个浑天仪赞叹过一番之外,对那些刘琮和韩暨等人费心费力研究出来的机械却不当回事,只是随便问两句,然后就和荀悦去讨论学问了。倒是侍中耿纪,对这些东西比较感兴趣,详细的问了使用方法、工作效能、成本之类问题,因为刘琮不shuang跑走了。只剩下韩暨和作坊里几个长相不错、学问还说得过去的后生在解释,把他们忙得团团转。

        “将军,这个水排真是个好东西,不知能否在许县宫里装上几架,以后宫里的米也不要人舂了,可以省不少人力。”耿纪笑眯眯的看着曹冲,指着韩暨发明地水排说道。曹冲还没来得及回答,耿纪叹了口气又说道:“少府没钱,能少用一个人也是好地。”

        耿纪字季行,扶风茂陵耿家地后人。耿秉地曾孙,名符其实的名门之后。他四十多岁,长相儒雅,说话和声细语的,脸上总带着一丝笑容,看起来很平易近人,不象伏典总是摆着一副学究的面孔。他年轻的时候就有美名,后来被司隶校尉钟繇举为孝廉。曹操的司空府征辟他为吏。曹操很欣赏他,前不久推荐他到朝中为侍中,守少府,也就是天的管家了,这次跟着钦差大臣伏典一起到襄阳来,就是为了看看襄阳的新政,看看这个小曹将军究竟多有钱。在襄阳住了几日,他被襄阳的繁华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下意识的把曹冲当成了土财主,想要替天讨点好chu。=-中文-首-发=

        “大人何出此言?”曹冲立刻听出耿纪话中的意SI了。这是替天在哭穷啊。

        “将军有所不知,chu平以来,诸郡ZHAN火连连,虽然经丞相大人力挽狂澜,可大汉已经是满目疮痍了。人口凋零,赋税自然就少了。更何况这几年一直没停着打仗,荆州、关中都在打。北边鲜卑又不安宁,丞相府一直捉襟见肘,陛下也不能视而不见,这些年宫nei能省的都省了,就连皇后皇的衣服,都是穿的旧的,要不是将军刚刚送去百匹蜀锦,只怕今年的祭郊皇后还得穿十年前地冕服。”耿纪滔滔不绝的诉起了苦,表面上说天有多节俭。其实话里话外说的是丞相府对天有多不厚道。克扣天的用钱,让中文中文的大汉天活得跟叫花一样窝囊。连襄阳的一个商人都不如。

        曹冲明白了,敢qing他和伏典是各有任务,伏典是来看他的忠心,是jing神,而耿纪是来要钱的,是物质,而偏偏这个jing神和物质又是相连的,给钱了,当然是忠心,不给钱,那说什么都是假的。

        问题是曹冲有些不解,这天才几个鸟人,要那么多钱?前几天才送过去几十车地东西,他一年半载的应该不缺钱啊,难道就是为了证明一下我是不是忠臣,送钱多就是忠臣?

        曹冲没有多问,只是打了个哈哈,说是回去再和刘太守商量一下,到时候一定给耿大人一个满意的答复。耿纪笑眯眯的应了:“将军既然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放心你妈个鬼,曹冲暗自骂了一声。当然骂的不是耿纪,而是天,你才过了几天安稳日,就借着这个机会来要钱了,这哪象个天啊,直接一守财奴啊,当真是守财奴nainai教出来地孙,还是一守财奴。

        正在和伏典高谈阔论的荀悦冷眼之间将耿纪和曹冲的话全听在耳朵里,他扫了一眼耿纪地脸se,又看了看曹冲的表qing,暗自摇了摇头,连忙走了过来,拱手笑道:“耿大人,你放心好了,镇南将军一心为guo,当然不会看着天困迫。他本想亲自到许县去给天送些贡物,奈何益州ZHAN事紧张,襄阳又在筹办这个我大汉从来没有过的盛会,这才拖延了几日。大人有所不知,镇南将军早就说过了,这届盛会举办之后,评出来的上层物事,都是献给天的贡物。”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