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边地风云 (4 / 15)
屋外一人赞扬道:“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真是后生可畏啊,元浩兄,怎么样授说得没有错吧。”跟着一个身高七尺、面容俊伟的中年男子由门外走进客厅。
田丰伸手指向由门外进来之人说道:“没错没错,元华,愚兄服了!高勇,这位是你找了几天的沮元华啊!”
高勇被这一幕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不过不管如何,高勇立刻离座,上前行礼,“沮先生,您让晚生找的好辛苦啊!”说着眼泪已在眼眶上打转。(注:绝对是演技派)
田丰亦起身上前说道:“呵呵,莫错怪元华。当你赶往洛阳时,元华就曾派人到蓟县去了解你的情况,知道了你想出造纸术、印刷术,并将各种经典书籍刊印,虽是通过经商之道,却也见你的良苦用心。而且竟听闻颖川荀彧也与你同住,更增加了对你的好奇,我等只知道你来自玄菟,其他的却是一无所知,后来荀彧写了封信,上面只有几句诗:**碧长空,风起云涌诞英雄。策马扬鞭驱敌寇,重整河山入新轮。太平盛世风雨顺,国泰民安百业兴。但有一腔热血铸,威扬中华万古魂!”
沮授详细打量高勇说道:“没有错,就是这几句诗,让元华觉得应该好好的了解你。”
高勇憨厚的答道:“两位先生太抬举晚生了,晚生只是想尽力完成自己的理想。内,使民富国强、百姓安居乐业再无战乱之苦;外,开疆扩土,使异族尽皆臣服并且融入我华夏文明。”
沮授双目一亮,“呵呵,真是美好的理想。那授要问问了,这吏治腐败如何解决?这民富国强如何达成?”
高勇整理思绪慢慢讲解道:“首先是依法治国,如强秦商鞅之法,但又不同。商鞅之法过于严苛,虽利于国家管理,却仅限于短时期使用,久之则徒害苦其民。故此——法应不宽不严,其制订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并且允许根据环境修改,任何人包括皇室都要受其约束,换句话说——彻底实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制度!其次,将县令、太守等职务细分,专人负责审核案件,专人负责掌控郡兵,而县令、太守则专职管理指导,此三部分互相独立、互相监督、互不统属,所有官员都要受到民众监督,但有违法遭举报者即可立案审查治罪。如此则民可安、吏可清、国家可富强。”话音已落,余声犹自绕梁。
沮授、田丰眉头紧锁,显然还是不太能够理解。毕竟高勇所说的东西都是经过两千年的发展人类经过不断的实验改进而总结出来的平衡制度,是经过古代包装的民选监察、类三权分立结构,不是他们这些被皇权思想洗过脑的人所能理解的。
许久,田丰开口道:“这或许是个好方法,但是丰还是觉得王化之治更好。皇帝乃是百姓之首,天下万民皆是皇帝的臣民,官吏只需按照皇上的命令办事即可,律法皆有皇帝制定,只有这样才能够上下齐心,国家才不会变得混乱,才是真正的治世之道。而像你所说官吏由百姓选出还要受到监督……这个吗……不可,不可!”
“这个田丰怎么还想着忠于皇帝啊!没治了!”高勇心想,却没有开口,转而望向沮授。
沮授缓缓抬起头,看着高勇,深邃的目光豁然开朗,“依法治国、民选监督、职责细分……嗯,或可一试!”听到这四个字,高勇暗自庆幸先于袁绍收得沮授,否则他极有可能如史书所写投奔袁绍,名望、身份、背景是大多数士子选择辅佐对象的主要标准,沮授也不例外,如果不是高勇的分权、民选理论更吸引人,只怕一个小小的郡守无论如何也招不到他。
“既然如此,我等何不来个约定,你们去实现你们的哪个理想!而我来完成我的志向!看看将来谁能让百姓更幸福!”
“好!”三个人在碧天红日下立下了一个关乎中华未来的赌注,而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