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开创基业 (5 / 5)
“不敢,小人家里却是薄有积蓄,但又怎敢称幽州第一啊!不敢不敢。这里是小人孝敬常侍大人的一点薄礼。”说着高勇由怀内掏出五根金条递了上去。
“好,好,难得你有这份孝心。说吧你想要个什么官啊?”
“小人家在幽州,就只想回家做官,也好威风威风!”高勇小心的试探到。
“好,有志气。不过”张让故意将声音拉长。
“这不知常侍大人还有什么吩咐?”高勇急忙把话跟了上去,同时心中也开始紧张起来。“不要紧张,这么跟你说吧,在你之前也有人想要到辽东做官,他出的价钱可不比你低啊!”张让有意将‘价钱’二字说得很重。高勇那还能不明白,这是他在有意抬价。于是试探性的问道:“不知常侍大人还需要什么?如果小人能够办到,一定为您办妥。”
“听说只有你家的作坊可以造出白纸,看样子你很厉害啊!为这蓟县太守还曾保举过你。”那人讥讽道。
“这些都是托圣上洪福,小人那敢造次。”高勇回答道,心里却在不停的转,“这个张让真是够狠的,连我这赚钱的东西都想要走,也是啊,谁不想要啊!尤其像他们这样贪财的人!好吧,那我也狮子大开口来点狠的。”想好后,高勇继续说道:“如果张大人不嫌弃,小人愿将造纸的方法献上。”
“呵呵,不错,很有孝心。不过看你这样子,我也不敢给你太大的官免得让圣上为难这样吧,看在你出的价码比较的高的份上,就给你幽州的三个郡,你看看如何?”说着有个下人从他手中接过一张纸,递了过来。高勇一看,“你个王八蛋!”高勇差点就骂了出来,这三个郡不是别的正是玄菟、右北平、辽西。高勇心道:‘算你狠,这三个郡正是鲜卑侵扰最严重地方(PS:东汉末年以幽州辽西、辽东属国、右北平等三郡的乌丸族最为强大,他们甚至曾经一度各自称王。公元一八七年,辽西乌丸首领丘力居与张纯起兵叛乱,丘力居死后,由外甥的蹋顿率三郡的乌丸族,进而与袁绍结盟联手,并获得了单于的封号。),东边有着高句丽,北面是鲜卑各部,“给我这三个郡,还不如杀了我好!”想归想,高勇还是恭敬的叩谢,然后交上造纸的方法。就在张让准备送客的时候,高勇壮着胆子问道:“请问常侍大人,另外要买官的人是?”张让啪的将杯子往桌上一方,吓得高勇心里咯噔一下。片刻之后,张让沉着声说道:“是辽东大族公孙氏的两兄弟——公孙瓒和公孙度!”之后高勇就被送了出来。回客栈的路上,高勇暗自庆幸:“幸好我抢先一步,否则一旦让公孙瓒和公孙度抢了先,那我可就难办了!”不过后来才得知,公孙瓒买的是渔阳郡,而公孙度是辽东郡,也就是说高勇被张让狠狠的敲了一笔竹杠。不过根据历史记载,公孙度是在公元1**才被任命为辽东太守的,现在却凭白的提前了数年,可见高勇在这个时代所做的一切已经开始引起了连锁反应。
回到客栈等候任命下来。唯一好的是,这种郡太守的任命是没有机会见到皇上的。
下面考虑的就是如何搜刮人才以为己用。高勇首先想到的就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张文远,“张辽是并州雁门马邑人,169年出生,现在才13岁。天那!我不记得有介绍他父母的,这可怎么办哪?”高勇心中暗自着急,“还有那个愚忠的每所攻击无不破者的高顺,我一定要赶在吕布丁原之前弄到他们,到时候我就成立一个特种混合攻击部队,三分之一的重装甲步兵,三分之二的重装甲骑兵,这样的一支特种混合攻击部队才是真正的野战、攻城所击无不破者。好就这么定了!”想好后,高勇就开始等待任命文书。这期间也没有闲着,首先是拿着书和纸献于卢植,没想到他本人不在家,高勇本打算和这个大儒搞好关系拜他为师,这样将来如果能够参加征讨黄巾叛乱的时候也能够方便一些,还有利用卢植的名声也好招人才不是。然后就是蔡邕的府邸,这一次确实见到了蔡邕,可是这个蔡邕只对书感兴趣,对高勇则是十分的冷淡勉励了几句后就送客,真是的!连传说中的大美女蔡琰的面都没有见到,晦气!
几天忙碌下来,高勇已经对这里的这些个大官彻底的死了心了,一个个拽的跟二五八万是的!特别是司徒王允,见到高勇后不但没有一般意义上的鼓励,反而直接训斥道:“听闻你在幽州刊印的第一本书是《战国策》,这该作何解释?是不是你想我大汉像东周一样四分五裂啊?”一句话吓得高勇心中打鼓,急忙辩解道:“大人错怪小人了,那时我正打算刊印新书,恰巧一个朋友前来探访,他就说一直想要《战国策》,于是小人就……”
“算了,量你也没有那个胆子!”说到这里,一个仆人在王允耳边低语数声,之后高勇就被请出了王司徒府。一气之下高勇谁的家也不拜访了,安静得在客栈里研究天书。
不到半个月,朝廷的任命文书总算下来了,玄菟郡太守并兼管右北平郡、辽西郡(PS:也就是说后两郡朝廷不再派官员。相当于变相的管理了三郡。),还是很赚的。高勇打点了些钱给那些小鬼后,收拾了行装开始了寻找武将之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