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61.视察车间 (1 / 5)
周朝阳还是过江了。
江北制衣企业的规模,远远不如江南。
而且,江北的企业要保守一些,定制的设备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到货,他们连预付款都不肯付,宁肯用落后设备也不冒险。
从那时的整个经济环境来看,是越往北越保守的。
在南方商人已经意识到信誉重要的时候,北方依旧处于被三角债拖累,你欠我,我欠你,都缺少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境地之中。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交易一方欠债。而讨债,就成了最头疼,也是最困难的事情了。
所以,到后来,北方的生意人给吓怕了,警惕性奇高,宁肯生意不做,也不许对方欠债,不见兔子不撒鹰。
张建国在江南的销售方式,是客户预订设备,要交百分之五十的预付款,然后剩下百分之五十,**,或者走承兑汇票。
而国外公司则是见全款后发货,这样张建国得到的利润要高出十个百分点。
于是,张建国就把自己当年的余存资金全部拿出来,向国外全额付款。然后货物到港,他可以直接提货去客户那里安装。安装调试运行正常后,客户再把剩余的尾款还清。
到了北方,这个办法就行不通了。北方人要求见货付半款,到厂安装试车成功,再付另一半款。要不然,宁可不要这先进设备。
开始,在江北的业务十分难做。按照索尔顿公司的交货程序,几乎谈不成任何一笔业务。
张建国可不想让美美制衣在江北活下去。他把所有自己的资金和利润都拿出来,先从国外把设备运到北方的港口报关,然后再和北方的厂家谈业务。
果然,北方的企业接受他这个方案,他的业务也就一下子顺利起来,直接把美美制衣挤的没有生意好做了。
但他这种运作方式,也占用了自己大量的资金。他自己的现有资金全部投进去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大笔地向银行借贷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