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3.贼喊抓贼 (1 / 5)
于主任是来找姜姨借压小饼干的模子的。过年了,她打算给家里的孩子们做些小饼干。
那个模子是刘二赶给姚远刻的。在一块长方形的,结实的榆木上,雕刻了许多动物和花卉的样子,排成两排,有小鱼、小兔、小象、小鹿,还有花生、桃花和梅花,栩栩如生。
刘二赶还把那块榆木的后半部分刻了个带收腰的手把,方便拿在手里。
这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农民,不仅会刻饼干模子,还会刻篆字的印章,会画工笔的美人,蝈蝈笼子编的也十分漂亮。
现在,刘二赶已经不赶驴车拉粪了,他在城里姚远公司的那个明清小楼的楼下,在街道上摆了个小摊,给人家刻印章,夏天也卖蝈蝈笼子,有时候还偷偷给人家算命。
当然了,有姚远关照着他,老头热了冷了的,都缩在姚远的屋里,两人喝茶聊天,有生意再出来。
在姚远眼里,这就是一个被埋没在农村的才子,认识金文小篆,古书上许多难懂的句子和不常见词汇,姚远都得向他请教。
这样一位有着中文教授级别知识的老人,竟然在农村赶了一辈子驴车,实在是可惜了。
可老头安于现状,无论是动乱年代赶驴车还是现在摆小摊,都过得十分自得安逸,没有对生活抱怨过一句。
这是姚远想学都学不来的本事。
至于老头为啥胸怀如此学问,却隐于村野?姚远用了各种方法试探过老头,却没有老头阅历丰富,被一一识破,顾左右而言他了。
这恐怕是姚远穿越过来,在学识和心计上,最能让他佩服的一个人了。
于主任原打算是借了饼干模子立马就走的,姜姨一句话又把她留住了。
姜姨看见于主任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红印子,就奇怪问:“老于你脸上这是咋了,跟谁打架了?”
于主任一听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说:“嗨,别提啦。这大早上起来,六村就给我打电话,说张顺才家里吵架。这大过年的,我也懒得过去。可那边村委会一个劲催。咱干着这个调解的差事,不去又不好,我就过去了。
到张顺才家一看,好么,他大儿媳妇和他媳妇撕吧到一块儿了,张顺才躺在地上,嘴里一个劲吐白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