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 这个寒假非同寻常(一) (3 / 3)
但所有这些,并没能够阻止那个疯狂的年代,那些疯狂事件的发生。张家二少爷被“镇-压”之后,张家大院随即充公,被苦大仇深的人民群众作为革命的胜利果实,据为己有,瓜分得支离破碎。
余俊贤此行之所以如此郑重,这样隆重,是因为半年来,不仅仅是他的妹妹余文玲在郭家住宿,得到了兴利全家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且不收一分一厘的房租;就连俊贤自己这当哥的,也跟着妹妹沾了郭家不少的光:每逢过节改善生活,吃香的,喝辣的,郭家人总忘不了他,也总少不了他余俊贤的一份。
这是余俊贤常常回忆起半年来时常听同事们讲起的,张钫将军1938年在西安居住时,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为中原,为河南,为阙门的父老乡亲们排忧解难的故事!
日军侵占河南后,大批河南难民逃往陕西bi难谋生。张钫将军时任河南同乡会会长。
他利用这一身份,加上他与陕西政界友人的关系,千里搭长棚,为河南难民施舍粥饭,救济和安置了大批难民,又解决了难民子女及河南大学迁到西安的全体师生的吃住问题,被河南难民亲切的誉为“老乡长”。
张钫将军一生戎马倥偬,后来又做了大官。但是他从来很少摆官架子,且轻财好义,所到之chu,对父老乡亲多平易近人。
yu有贫苦,他慷慨解囊相助;见到争执,即予调解chu理。回归故里,他从不骑马,从不坐车;见到乡里乡亲,必先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对于家境贫寒的无力求学者,他必全力给予资助。当时新置县张志平等多人留学日本,都是靠张钫供给的。
在他的故乡新置县,余俊贤现在任教的远近闻名的嵩岳中学,以及和它仅有一墙之隔的阙门镇小学,都是张钫先生出资创办的。
当时,新置县和阙门镇都设有图书馆,并各藏《万有文库》一部,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也都是张钫将军捐赠的。
人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可余俊贤觉得,郭兴利一家人待他们兄妹的深qing,只怕是今生今世再也报答不完的了!
落座之后,余俊贤简单的和主人家寒暄了几句,接着便郑重其事的向郭家全家大小表示感谢:
“今年我因为生计所迫,背井离乡,来到咱阙门谋生;妹妹为了求学方便,也随我来到这里。
chu来乍到,人地两生。多亏了你们一家人,向我们兄妹伸出了热qing的援助之手,给我们解除了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使我得以安心工作,妹妹能够安心学习。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