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新来教师杨朝为22 (2 / 5)
毕竟,正如人们常常所说的,那是“固定的营房,流水的兵”。其实,学校和部队也何曾不是一个样。
有诗叹曰:
转眼之间又一年,暂且离别后重见;
固定营房流水兵,师生之情意绵绵。
而在这其中,最为令我感到无奈和可惜的,就是我们学校的李昌甫校长他才刚刚来到我们良荔大队学校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现在,又得要马上被调往到别个大队学校当校长去了。
而现在新调来顶替他校长这个位置的,听说是一个叫做朱光贵的。他的老家正好就是在富新大队的对门岭村子上,离我们的老家石湖坡村很近。因此,我们村子上的人常常到东平墟赶集,都是得要经过他村门口的。
另外,我们良荔大队学校小学部的王文老师,他也由当时还只不过是一个代课老师,顿时之间,上面一张**通知下来,神不知,鬼不觉地不知为什么突然宣布转为了公办教师。
也许,是由于全县老师队伍中,因为自然减员等原因,而积累有数量不多的公办教师指标。再经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层层筛选和比较之后,他才荣幸地被转为了正式的公办教师的。
从此以后,他便马上被调往到了远离我们良荔的凤山公社那里任教去了。就这样,一直干了七年之久后,因为各个方面表现得突出,被破格提拔为大队学校的校长。
随后,因为工作上的需要,又调回到旺茂公社安排在某大队的学校干了几年以后,在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后期,才最后调回到了我们东平公社任教,一直到退休。这是后话。
其实,县对于教师队伍所增加的教师指标,往往都是由县教育局亲自掌控调拨使用的,这已经成为是当年的一种常态了。对于上面此两件事情的发生,一时之间,给于我震动很大。
首先,我们学校的李昌甫校长,他到来我们良荔大队学校,不碍才短短的一年时间。
但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对改变我们大队学校的落后面貌,和他在工作上所显露出来的非同一般的领导能力,跟过去的那些领导对比起来,都算得上是他干得最为出色。
特别是,他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上,那种紧紧地依靠大队党支部去开展工作的做法;那种处处善于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的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那种事事表现出他是那样能够以身作则,敢于担当负责的大无畏的精神。这些,对于我们老师来说,都是有目共睹的。
另外,在当我后来才知道他还是我在东平中心校十二班的同班同学时,更加令我感到对他的调出实在是有些说不出的可惜和留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