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0章点田插秧从小会(7) (1 / 3)
第一百章在家乡劳动的三年里(十八)(7)
点田插秧从小会
你可要懂得,历来在农村当中,都总是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著名的农谚,“清明前好插田,清明后好点豆。”。乍看起来,这似乎是自古以来,不少村间农事季节,都是按照这个农谚所说的去做的了。
我往往在每年清明回家乡进行祭祖扫墓的时候,却常常总会发现,大部分的田块都还没有动手进行早稻的插秧工作。有时候,偶然之间,才会看见到在一些稀疏的田块当中,三三两两地插上了一些颠三倒四的稻苗。
你可要知道,自从解放以后,在全国的广大农村就开始实行像苏联一样,走集体化的道路。此种做法,前前后后已经搞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
自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开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中,顿时之间,便马上变成为了执行“包产到户”的新的农村政策。用广大群众的通俗说法,就是实行“分田到户”,进行各家各户的独立耕种。
因此,这样一来,各家各户就再也不必要跟以往走集体化道路的年代那样,一定非得要再按照上级领导的统一布置,各级领导再千方百计地动员一切力量,力争在春分之后,就开始进行早稻的插秧了。
而到现在,却变得跟以往绝缘相反起来。而是根据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各自独立进行细致的周密安排下进行各家各户的春插工作。
在当大家刚刚完成扫墓,正好返回到村子上刚坐下来进行休息片刻。顿时之间,我便听闻南哥家里的细子亚七,即王科。此时,只听到他正在高声地喊道:
“亚四,亚五,你们两兄弟听好,趁此时天还尚早的时候,你们就一起去到四斗种的大田继续抛秧去吧。尽量争取在今天下午,把已经耙好了的那些田块全部抛完秧之后,方才回来吃晚饭啊。听清楚了没有……”
我在此所提起到的亚七王科,因为由于身体有先天缺陷的原因而残疾,而不得不在家里闲着。因此,他今天没有跟大家一起,前去为先祖进行扫墓。由于他年纪轻轻,就已经变成为一个需要国家低保照顾的人了。难怪,上下两村人都那样可怜和同情他。
你可要知道,亚七他的老婆,正好就是我的一个学生赖福茂的女儿,由于她受到外家里的人,从中进行对她肆意地唆摆。于是,她便狠心地宁愿丢下自己这两个年龄幼小的孩子,独自一人到外面去闯荡,言称是去“打工”。
而在实际上,究竟是到外面去干了些什么,那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事到如今,被伤害的便是一个才刚十一岁,另一个才九岁的这两个可怜的小孩子。从而,使到他们从小就一块失去了母爱;从而,使到他们从小就一块失去了,所应该有的起码的家庭教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