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史无前例”运动初期在凤中的岁月里(六)(10) (2 / 2)
“在这期间,为党培养了大批的农民运动的骨干,并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实践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口号,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当说到这里时,她略微停留了一会儿。接着,她又带领我们,走到下一间屋子里去。再接着,便往下继续对我们详细的介绍说:
“……到了1926年5月3日,为了迎接北伐战争,推动全国农民运动,在当时担任**中央农民部长的林伯渠的倡议和支持下,在广东继续开办了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当时,泽东同志任所长、高语罕任政治训练主任、萧楚女任教务主任,总共开设了25门课程。周恩来、彭湃等先后都曾经到这里担任授课任务。”
后来,由于参观人数大多,相互之间拥挤不堪。于是,我就独自一人不再跟随他们听讲解员的讲解,而是认真地阅读在墙上张贴的那些说明和介绍文字: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最初创办于1924年7月,是在共党人彭湃等倡议下,经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而开办的培训农运干部的学校。
“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共举办了6期,总共培养了农运干部800多名。其中,泽东同志举办的是第6期,也即是讲习所最后的一期。
“当时,泽东同志担任所长,肖楚女、彭湃、周恩来、恽代英、李立三、阮啸仙等著名的共党人担任教员。这一期培训的全国各地农民运动的骨干300余人。那时候,在这里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
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和听讲解员的讲解,使我深刻地懂得了不少过去许多我从来不知道的东西。也知道了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通过今天参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使我进一步能够重温了当年革命前辈,为了寻求革命真理,在艰难困苦的峥嵘岁月里,不辞劳苦,不怕艰辛,并为党和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有用的人才,和开展农民运动的骨干力量的艰难历程。
于是,对于后来,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从而,更增加了我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和曲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正是:
为了培养农干部,不辞劳累与艰苦;共党人员当教员,开创农运有前途。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