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在凤中食堂那些岁月里(一)(7)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在凤中食堂那些岁月里(一)(7) (3 / 4)
        当时,我心中总是这样在进行安慰自己:反正过去在农村劳动的时候,不也一样没有休息的时间吗?虽然,雨天队里是不再喊出工了。可是,在家里还不是照样得忙个不停吗!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那个时候,除非是到了东平或沙河墟日,队里需要到墟上买肥料,或有其它一些自己家中的小买卖之类,这便算是给放假了的话。但是,这又大多都是少数男人们的事情……

        而那些留在队上的人们,队长还不是一样得安排他们照常去出工?因此,在那个年代中,人们常常在口里所说的一句话便是:

        “队里的工分是争不完的,你想玩就要玩玩,‘工分长过命。’”

        此时,当我在学校食堂已经做了三个多月的炊事工作以后,不但本职的工作已经算是比较熟练了。而更为重要的便是,还熟悉了凤山初中学校里的许多情况……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凤山初中只有九个班,每个年级都是三个班,全校学生人数大约是450人左右。它们分别是:初三年级是27班、28班、29班;初二年级是30班、31班、32班;初一年级是33班、34班、35班;而全校的外膳学生,也只有不到一百人。

        在那个时候,国家正面临三年困难时期,一切物资供应都显得十分紧张与奇缺。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国家每月定量供应每个学生的大米,仍然有27斤,食油3两。可见,国家对于青少年学生正在发育长身体阶段,还是关怀备至的。

        “再穷,也不要穷孩子。”,这也就是国家一贯以来的正确理念。因为,青少年学生他们就是国家的未来嘛!

        那个时候,我常常喜欢看看张贴在老师食堂公布处,那些学校的教职员工名单,从而知道全校在编的教职员工共有三十多人。

        还从名单上具体知道,我过去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早认识的老师干事,他们是梁健英、陈洲、李登瑚、刘名镇、王志昉、程腾彰、陈明廉、黄梓伦、傅汝鑫、陈宗实、卢俊萍、黄衍兰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新调进凤山初中的老师。如:陈国海、陆明中、张家林、莫振奇、宋永晶,陈林、谭谟钦、刘

        恒、陈人鹃、梁光能、一个归侨姓刘的老师刘有琨等。

        像我们这些学校工友,除了有几个以外,大多数都是属于学校自请的,没有编制。也就是说,国家每月定量供应粮油,财政不发工资,由学校进行自筹解决。

        就是在这三个多月以来,除了原来已经认识的老师之外,我还新熟识了不少的新老师。因为,这主要都是靠每天在食堂里出出进进,相互见面的时候,常常都要进行打打招呼的缘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