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合作化中的博中文宣队(2) (2 / 2)
一直到现在,我还能记得,大型舞台话剧《东庄之夜》大概的一些剧情中简单内容:
它是反映一九五五年秋收后,在农业合作化运动浪潮中,在某地农村的一个东庄村子上的新生力量与保守势力之间,所进行的一场矛盾又错综复杂的尖锐斗争的故事。
最后,经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使到东庄全村的群众深受教育,知道了农民只有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才能根本上摆脱贫穷和落后,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单干是永远也不能抵御任何严重自然灾害的。
于是,全村所有农户都提高了对合作化的认识,高高兴兴地把土地、耕牛、农具等一块加入到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去。就连认为农业社,比不上单干户的那家富裕中农的老大伯,也在现实面前最终口服心服地认输了。
像这样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内容的戏剧,当地观众是很少有机会观看在的。尤其是,那些演员的精湛演技、剧情的曲折变化、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编导的高超导演水平等,更是乡下剧团所无法相比和做得到的。
要知道,当年在博白还没有成立县一级的专业文艺队,博中文艺宣传队便是代表了全县的文艺剧团中的最高水平了。难怪,当时为什么能吸引如此众多的观众,进行观看的原因所在。
演出已经快将近两个多小时了,当布幕徐徐落下时,观众还恋恋不舍地久久也不愿意离开……
此时,我也深深地感到,现在这个博中文艺宣传队,他们的确继承和发扬了博中解放前后的文艺宣传队所特有的优良传统和好的作风。在所演出话剧中,那良好风格和传统,就是和从前相比的话,一点也不逊色。
当我回家经过食堂时,凤山初中工友和部分留校同学早已为博中文艺宣传队煮好了丰盛的夜宵:鸡粥。此时,他们回到食堂那里,一边卸装,一边在说说笑笑。也许,他们正是在为自己今晚演出的成功与顺利,而由衷高兴吧……
两年以后,我考上了博中才知道,当年到凤山演出的其中一小部分同学的名字中,就有:
周前海、李德彪、冯培钰、卢品梅、李伟秀、陈秀琼、冯小英、冯群英……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那个女同学,原来她就是二十八班的卢品梅。
也就在以后的1956年元旦在县城所举行的第二届全县运动会上,我还亲眼目睹过她同时取得4x200米接力、女子四百米两项冠军。并且,把其他运动员远远地抛在后面的那个动人场面。
后来,在比赛场上跑下来后,曾为她们当场所拍摄下来的照片,还在当年的博白照相馆门前,作为宣传广告张挂呢……
看到她们精神焕发、年轻潇洒的风采,真让人们永远难以忘记……
正是:
舞台四周像被围,翩翩起舞身段美;
东庄之夜压轴戏,群众掌声如春雷。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细看下章。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